浅析施工人员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1期   作者:黄雨忆 赵矛
[导读] 鉴于目前电力施工行业施工人员老龄化、机械设备多样化,
        黄雨忆  赵矛
        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鉴于目前电力施工行业施工人员老龄化、机械设备多样化,通过对实际工程统计数据的分析,比较和寻找人员年龄比例、文化程度、技术技能等级之间的联系,综合分析人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安全;电力工程;劳动力
1工程施工人员年龄比例、文化程度与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影响分析
1.1工程施工人员年龄比例统计
1.1.1以某扩建工程人员年龄比例为例(小型项目):
        共有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共计:35名;(20,30]岁4名,占比:11.42%(30,40]岁人员:5名,占比例14.28%;(40,50]岁人员:14名,占比40%;(50,60]岁人员:16名,占比45.71%。
1.1.2以某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土建部分为例(大中型项目):
        施工高峰期共有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共计:125人;(20,30]岁人员:16名,占比12.8%;(30,40]人员:30名,占比24%;(40,50]人员46占比36.8%;(50,60]岁人员33占比26.4%。
1.1.3以某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电气安装部分施工为例(大中型项目有);
        施工过程中共收集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信息共计:164人;(18,30]岁人员:42名,占比25.6%;30,40)32人占比19.51%;40,50]51人占比31.09%;50,60]39人占比23.78%
1.2施工人员文化水平分布统计分析
1.2.1项目1.1.1为小型项目扩建施工,主要参与者为承包单位合同人员,工程特点为工期短,面积小,施工人员少,但扩建工程中涉及带电部分或邻近带电体施工风险大对人员安全意识要求高,规章制度多。
        该项目中管理人员共计8名占比22.85%,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其他人员均为高中及以下学历,施工人员全部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老年人员(50,60]岁人员45.71%为小学或小学未毕业学历,3名施工人员表示不能正常识字。
1.2.2项目1.1.2为大中型土建施工项目,主要参与者为土建专业人员多数为专业分包单位合同人员,工程特点为工期长,面积大,施工人员较多。
        该项目中管理人员共计13名占比10.4%,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技术工种及班组长共计: 9人高中学历占比7.2%;普通施工人员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82.4%。
1.2.3项目1.1.3为大中型电气安装施工项目,主要参与者为承包单位合同人员,主要工种为电气一次安装工与电气二次安装工,工程特点为工期短,占地面积大,施工人员多,作业面多。在施工单位的纠偏下该工程项目各年龄阶段人员比例趋于一致是良好发展的表现。
        但是,上诉人员中18,30]岁人员主要为90后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除去管理人员,其他施工人员主要为高中以下初中以上文化水平,50,60]95%为小学以下文化水平 。施工人员的文化层次任然偏低,施工人员更偏向于技能技巧。
1.3施工人员技能及能力分布综合分析
        (18,30]人员进入施工行业不久,仍然处于学习阶段,技能能力中下,处于不断提高阶段,当发展方向偏向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性强的工种,主要工种有:架子工(含登高架设)、焊工、大型机械操作人员、电气一次及二次安装工;(30,40]岁区间的人员,技能业务熟悉已经选定发展方向,技术牢靠,对施工流程业务熟悉,扩展面广,主要参与工种:砖工、混凝土浇筑工、外墙装饰工、钢筋工、木工、电气一次及二次安装工;(40,50]岁人员,即将步入50岁门槛的人员居多,这部分人员主要为测工、工长、班组长、各个专业中的老师傅,具有丰富的经验,并熟悉施工流程;(50,60]岁施工人员10%~20%技能娴熟,专业性强,个别为“老师傅”,但学习新技术新方法能力差,主要参与工种:砖工、钢筋工、木工;80%~90%为普工(杂工)提供单纯劳动力。


1.4相应年龄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强度综合分析
        (18,30]人员处于学习阶段,可以进行安全教育,但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大部分的人员我行我素较多,性格脾性较差,安全意识薄弱;(30,50]岁区间的人员愿意学习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较强,社会责任重导致他们更看重生命;(50,60]人员,屡教不改,倚老卖老现象严重,安全意识非常薄弱,进行安全教育作用与效果非常低,并且因为这部分人员逼近退休年龄对继续教育持抵触态度 ,这类人员更注重收入,认为安全教育是“浪费时间”。
1.5工程施工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年龄比例分布、文化程度分析小结
        工程施工人员年龄比例失调,一是施工人员中多为(50,60]人员(几乎占50%比例),在建筑施工、电力工程土建施工中尤为明显,二是缺乏(18,30]岁人员。既缺乏后继力量给予大龄人员压力,导致在安全教育与主动学习时施工人员不积极,三是年龄阶段认知,在推行安全规章制度时(50,60]岁人员认为没必要,(30,50]人员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但抱有侥幸心理。
劳动力市场上的人力资源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一是,因为大部分的劳动力来自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新进入行业的年轻人18,30]出生为89年以后,主要经过了9年义务教育,而目前经过高中文化水平的多进入城市服务行业,在人力资源最初筛选时建筑行业劳动力就已经被决定为文化层次相对低一些的部分。二是,目前网络发达人们已经不再需要走出家门去用劳力务工,此处又吸收了一部分劳动力。三是, 还有大量的50,60]岁人员未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任然可以工作,且其消费水平低、薪酬要求低,项目在合理节约成本的情况下,也愿意使用这一类人员。
施工人员老龄化对工程安全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此类人员本质上安全意识薄弱,学习能力差;二是掌握主要技术的施工人员凭借“经验”施工,对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理解不到位;三是这一类人员的再教育成本高,需求时间长,再教育或投入教育必要性低;四是老龄化带来中间过渡的断层,缺少替代人员,造成这一类人员“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局面。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一般认为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超过1 0%或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超过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截止2011年底,我国六十五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23亿,占总人口数的9.1%,超过老龄化标准2.1个百分点,并且每年以8 00万人的速度增长,我国现已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划分,四十五岁以上的劳动力为老年劳动力。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劳动力人口中的老年劳动力所占比重也日益上升。[1]
2如何通过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
2.1教育培训的力度和实效性
        劳动力资源市场上的文化水平偏低导致施工项目人员入场教育不能照本宣科,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安全管理必须落实入场教育规范教育时长设置好入场门槛,保证第一次筛选有效性。
2.2奖惩制度的激励行为调动积极性
        作为施工企业应逐步将奖励机制向一线倾斜,鼓励员工进入一线施工,一方面可以增加后备施工人员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原有一线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令其更富有责任感更具有组织能力。
2.3 延续性培养施工人员后备力量的重要性
        鉴于施工人员的年龄比例失衡、文化程度偏低的情况,作为管理者不能盲目拉网式的全员重点教育,我们应该主动培养哪一年龄阶段人员并交与怎么样的任务成为目前安全管理中安全教育与培训的主要问题。众所周知工程施工中人的因素是主要因素,在人员后备力量的培养上不止要对年轻人进行培养,更要注意中间力量的知识更新,特别是安全管理,在日渐完善的制度下,我们应该在做好新进人员的入场教育的基础上,对(30,40]岁人员进行重点知识培养与更新,培养这类人员成为班组长或小队长,统领和监督施工作业人员,落实这一类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增加这一类人员的权利。
结论:
        在施工行业目前人员老龄化的市场前提下,用工年龄日益增长技术人员缺失,各个行业出现缺口或断层,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物联网、大数据时代来临,我们应该奋力结合各项新科技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作业安全性,能想到的是利用软件系统自动化机械替代人力减少差错成本,希望未来AI技术的广泛应用能更多融合到电力建设施工行业,使得一些机械化的人工工作可以智能化,解放双手,提高建设效率,缩短建设周期。
参考文献:
[1] 张举. 浅谈建筑工人老龄化与建筑业发展趋势[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1).DOI:10.3969/j.issn.2095-6630.2014.01.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