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
广元广播电视大学 628017
【摘要】开放大学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路径。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移动化、数字化学习模式融合到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呈现自主化、碎片化、个性化特点。泛在学习模式是一种时空无限的模式,它的开放性正好与开放大学的特点相契合。泛在学习化环境下,随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开放大学教师传统角色不能完全顺应开放教育要求。本文中,笔者着重探讨泛在学习环境下开放大学教师角色定位,从而得出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者、注重学习过程的督促着、挖掘学生潜能的适能者三个方面来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对推动开放大学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泛在学习环境;开放大学;教师角色;定位
一、问题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国家开放大学作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历提升、人才培养、技能强化、素质提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化解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多样化人才需求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矛盾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和主阵地。
从以远程教育为主的广播电视大学,到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国家开放大学。在5G、大数据分析、VR、人工智能等技术日趋成熟的信息时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成人的学习方式呈现出自主化、碎片化、个性化等特点,开放大学传统教学已不能完全适应成人学生的学习需要。“泛在学习”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工具,整合线上资源,为学习者搭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学习平台,突破了学习过程中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建立以移动互联网为技术支持,集情境性、互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空中课堂”,丰富了开放大学的学习内容,提高了成人学习效果。泛在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会发生转变,开放大学教师角色内涵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二、开放大学教师角色背景
(一)开放大学工作的复杂性
开放大学提倡教育终身化和社会化,开放大学工作呈现复杂性。国家开放大学挂牌成立后,各省、市级广播电视大学等先后组建成立开放大学,原电大教师也成为了国家开放大学教师。随着电大转型发展和业务拓展,开放大学的教师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任务,还扮演资源、技术、社会性等方面的角色。戴志涛认为开放教育模式下,教学方面具有开放性、丰富性、选择性、不确定性和非标准化特点。教师的内涵不仅是单一传授知识的授课教师,而是一个包括各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人员以及教育管理者在内的群体概念。如图1所示[1]
.png)
(二)开放大学学生的特殊性
1、学生的优势:根据调查显示,报读开放大学的学员近90%是为了取得专本科文凭,学习目的明确;报读开放大学年龄一般均在18岁以上的成年人,社会阅历丰富,心智成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经验,具备一定的自律、自学能力。
2、 学生的劣势:学生出身差异,开放大学学员分布在城市、农村,有的是稳定职业,有的是自由职业,所受环境、文化以及城乡教育模式影响,个人的思维意识、学习行为习惯也存在差异;年龄差异,班级年龄最小不到20岁,最大接近60岁,年龄跨度大,存在夫妻、父子等同窗现象;学习能力差异,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员存在学习基础和水平不一样,学习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学习条件差异,开放大学学费存在学生自费、单位公费支付方式,自费学生带来经济压力,农村偏远地区加上经济制约,学员没有在网上学习的条件或者网上学习不会操作,集中表现在现代教育技术接受、使用的能力较差。
三、泛在学习环境下开放大学教师角色定位
泛在学习定义及其特点
泛在学习叫做“无缝学习”(U-Leaning)是指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2]它是一种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和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的学习活动,通常简称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学习。泛在学习具有泛在性、易获取性、及时性、交互性、适应性、学习环境的情景性和以现实问题为核心等特点。
刘中晓等人认为泛在学习、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都是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而泛在学习包括了数字学习和移动学习,是两者发展的更高阶段。[3]
(一)泛在学习环境下开放大学教师角色定位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强调每个人都是知识的拥有者与学习者,课堂的主体由教师变成学生。《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中指出,“转变教师角色,从主要是授课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引导者、组织者,重点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学生交互讨论、提供在线辅导答疑等,使‘以教为主’变成‘以学为主’”。泛在学习的开放性与开放大学教师角色要求相契合。因此,开放大学教师应迅速转变观念,明确泛在学习环境下的角色定位,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适应泛在学习环境,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任务,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资源,创设“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交互式、参与式、合作式的学习情景。
1、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者
泛在学习的开放性与开放大学的开放性相契合,泛在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或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克服工学矛盾,达到学生获取更多学习资源和更多学习途径的目的。由于学生的阅历、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局限性,学生在选择学习资源的、界定学习目标、领悟学习内容、使用科技工具上能力等方面还有所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了影响了泛在学习效果。泛在学习环境下开放大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梳理知识要点,把控好学习进度,提高使用科技工具的能力,及时评估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秉持“以学生为本,需求为导向”,做好一名服务者。
1、注重学习过程的督促者
泛在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跟外部学习资源相关,还跟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相关。泛在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完全依靠自觉地状态,同时泛在学习是一种长期行为,学生也难以保持自律状态持续发生。在开放大学学生情况剖析得知:学生年龄、心智、学习基础水平等因素影响学生自律、自学能力参次不齐。为了保障学习效果,让学生随时随地学有所得,开放大学教师要深入到学生泛在学习过程中来,督促学生酌情安排学习内容,灵活掌握督促方式,持续跟进督促行为,尽职做好一名督促者。
3、挖掘学生潜能的使能者
泛在学习特点是学习完全自主、个体单独学习、资源多且无序、时间不集中、学生各自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路径都存在一定差异[4],体现学习的个性化、自由化、现代化,是未来学习的理想模式,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意味着学生缺乏群体间的互助合作与竞争激励意识。开放大学教师应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组织一些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分析学习需求,明确适合的学习层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克服学习中的不足,促使学生发生有效改变,顺利地适应泛在学习模式,积极做好一名使能者。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教育模式发生变革,泛在学习已经逐渐成为学习趋势。泛在学习环境下,开放大学工作的复杂性和学生的特殊性叠合,教师角色需要与时俱进,扮演合适的角色。学生在泛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是开放大学教师角色需要重构的地方。[5]笔者通过泛在学习定义及其特点,探讨了开放大学教师在泛学习环境下,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服务者 、注重学习过程的督促者和挖掘学生潜能的使能者来定位角色。
注释:此论文为广元广播电视大学2020年度科研一般课题的科研成果,课题名称为《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开放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KTZSB2020006Z)。
【参考文献】
[1]戴志涛.开放教育模式下电大教师的角色转换[J].云南电大学报,2002(3):(5-7).
[2]孙姚同.泛在学习环境下成人教育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共享[J].中国成人教育教学论,2015(10):(120-123).
[3]刘中晓,何爱霞.基于泛在学习的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成人教育,2013(4):(10-14).
[4][5]李贺.泛在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重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