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师学院焊接教学“提效增质”的方法路径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4期   作者:李洪波
[导读] 焊接技术是我国工业水平向前发展及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李洪波
        徐工技师学院  221100
        摘要:焊接技术是我国工业水平向前发展及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新时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焊接技术发展更为多样与成熟的同时,已被广泛应用与电力、船舶制造、冶金等诸多行业领域当中。相对应来讲,焊接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如何才能够“提效增质”,为社会培养与输送更多高专业技能,高职业素养的焊接人才,这是教师所面临着的重要课题,更是影响甚至决定技师学院焊接教学整体质量的现实问题。对此,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教学探索,在就相关概念加以论述的基础之上,提出技师学院焊接教学“提效增质”的方法路径。希望基于本文的研究,可为广大教师同仁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技师学院;焊接教学;提效增质;方法路径


引言
        传统焊接教学模式下,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教学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尤其是并没有科学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导致其二者或各自为阵,或偏废一方,尤其是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问题必须彻底根除,否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更制约其焊接技能水平的切实提升。为此,新时期我们要积极探索技师学院焊接教学“提效增质”的有效可行的方法与路径,促使教学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为社会培养与输送更多高专业技能、高职业素养的焊接人才。
一、焊接技术概述
        焊接是一种加工工艺,主要是基于加热或者是加压的形式,或者是同时运用加热加加压的形式,在或使用或不使用金属填充物的情况之下,使两块金属有机紧密结合,最终形成一块金属的加工工艺。焊接技术经历长期发展,分类也越来越多的同时,技艺也越发成熟。结合一般较为常见的焊接形式来讲,有熔焊、压焊以及钎焊三类,当然各形式之间又包括多种焊接形式。首先,就熔焊而言,指的是在不适用加压的情况下将焊接接头加热至融化状态以完成焊接的一种方式,熔焊的具体形式又可以包括气焊或者是手工焊等;其次,就压焊而言,指的是在通过对焊接金属酌情进行加压或者加热的形式来,最终完成焊接的方式,压焊的具体形式又可以包括电阻焊以及摩擦焊等;最后,就钎焊而言,指的是借助一定的金属填充物,采用比母材更低熔点的金属作为钎料,液态钎料的侵蚀与对间隙的有效填充,以实现母材与焊件连接起来的方式,钎焊的具体形式又可以包括硬钎焊与软钎焊。
二、传统焊接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一)理论教学形式单一
        技师学院焊接教学虽然更为侧重于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并不能忽略理论教学。相对应来讲,扎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既是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学生焊接技能得以全面有效提升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关键。然而,结合现实教学情况来看,有些教师在开展焊接专业理论教学过程当中,将统一的教学内容按照统一的教学的教学方法教授给学生,然而学生间存在着个性化差异,个体间基础水平、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都存在不同,这样的固定模式化、统一标准化及流程化的教学过程,并不能够被每位学生所接受,而且理论讲解的重点也不够突出,很多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进而导致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成效不足等问题发生。另外,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和单一,比如仍然完全坚持按照传统板书的方式来组织和开展教学,虽然说语言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是课堂板书内容再好,单纯的语言表达终究存在局限,其教学成果势必受到影响。
(二)重理论轻实践倾向严重
    技师学院焊接教学要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推进,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开发,又要能够引领学生实践技能的发展。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除去一些客观条件不足所对教学的影响因素之外,教师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模式缺乏精准化、细致化,难以对学生形成针对性、有效性的指导和帮助,难以满足预期实践教学目标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持续快速的提升。


三、焊接教学“提效增质”的方法路径
(一)创新理论教学的多样化形式
        做好理论教学是焊接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及目标,也是焊接教学“提效增质”的重要条件。当然,由于焊接教学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复杂,故而理论学习要讲究方式方法,否则很容易变得枯燥无味,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其学习动力不足,同时也不利于其对理论知识的切实吸收与掌握。对此,教师要善于创新理论教学的多样化形式,结合笔者教学经验来看,一方面可以在理论教学过程当中使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办法来进行,比如借助多媒体技术及设备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抽象复杂的焊接技术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的同时,还能够通过交流与讨论来进一步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带动每位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最终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效。
(二)善于高效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固定且有限的课时时间之内,教师要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以尽可能地提升教学质量。其中,一体化教学不仅更为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而且也有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当然,一体化教学功能价值的实现,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也有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有侧重。总体来讲,教师可以改变传统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组织学生边实践、边学习,在紧抓重点开展要点讲解,对常见焊接缺陷原因展开分析的同时,在结合教师指导及自身实践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1.紧抓重点实施要点讲解
    焊接教学过程当中,长篇大论或许并不能够起到所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很容易导致学生听觉疲劳,导致学习兴趣低下,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对此,教师应紧抓重点来实施要点讲解。以焊缝的起源为例,这部分内容是重点,应当做详解。因为引弧后难以迅速使得该部分金属温度立即达到相关要求,因此对于起点部分的熔深较浅,焊缝的余高较高。为了尽可能规避此类情况,往往可以选用较长的电弧对焊缝的起头位置进行必要的预热处理,随后可以适当的缩短电弧的长度进而进行常规焊接形式。
2.注重对常见焊接缺陷原因的分析与讲解
        学生在进行焊接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焊接缺陷情况的发生,而这些问题有的是共性问题,有些是个性问题。对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产生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尤其是针对共性问题,更要明白为什么,掌握有效规避此类问题发生的方法。举例来讲,比如很多学生在焊接过程当中,都不同度程度上存在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的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比如焊接破口不合理、运条操作不合理、焊接速度不均匀等。再比如焊穿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焊件装配不合适、焊接电流过大以及焊接速度太慢等。对此,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学生在操作过程当中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而给予其耐心的理论指导与操作示范,以保证今后不再出现类似问题。
四、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焊接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逐步提升的同时,对于焊接技能的要求与定位也越来越高。对此,技师学院焊接教学要积极探索“提效增质”的方法路径,有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培养与输送更多高专业技能,高职业素养的焊接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瑜.职业院校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11):208-209
[2]岳燕星.实施成果导向教学学习成效调研与分析——以焊接专业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9(12):220-221
[3]张国权.机械焊接技术实训教学内容及方法探究[J].轻工科技.2020(03):176-177
[3]邢宁宁;李涛;张清林.“焊接技术”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9(10):180-182
[4]赵小娜.在焊接实训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认识[J].科技经济导刊.2019(07):154-155
[5]王传渝.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136-137
[6]屈华;刘伟东;陈明华;辛立军.焊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8(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