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4期   作者:郭娟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郭娟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28中学   830019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在学校的时候不止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其他方面也要同步学习,共同提升。小学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更要值得我们去重视。所以,要采取有效策略来提高体育课堂质量,例如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育中利用体育游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一方面迎合了小学生的贪玩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锻炼,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运用
        前言:游戏伴随着小学生生活的每一天,游戏的种类有很多,休闲的、益智的等等。而体育游戏则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运动组成的游戏,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快乐,也能达到让学生强身健体的目的。在多样化的体育游戏活动中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进而提高小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所以,体育教师要秉持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不断地挖掘适合学生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欢乐的游戏中,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规则意识
        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都有规则和秩序,需要我们去遵守[1]。只有遵守了生活的规则,才能便于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来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为出发点,进行体育游戏设计。设计出一些具有淘汰制的游戏。例如,在一个方框中进行单脚跳,如果猜到了线或者双脚着地或者跳出了框内,都需要进行淘汰,让学生养成守规则的好习惯。
(二)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热身效率
        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前,都要进行提前的准备活动。学生在这个环节的参与度往往不高,所以在体育运动时很容易拉伤。所以教师可以针对准备活动设计体育游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身体从僵硬过度到适合的运动状态中去,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为之后的体育活动做好预热。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创设出和准备活动相关的体育游戏。
        例如,抱团取暖的游戏。教师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让学生按次序围绕着圆圈进行慢跑。当教师喊3的时候,就需要3名同学迅速的抱在一起。如果学生的抱团人数与教师说的数字相同,则这部分学生可以继续参与游戏。报团失败的同学则要退出游戏,并且要原地青蛙跳5个。在报数的时候,教师要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让学生在初始抱团阶段都能获得成功,随着游戏的不断进行而提升难度。在这样的体育游戏中,不仅能够达到了让学生热身的效果,让学生的身体部位得到舒展,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为整节体育课营造了良好的开端。
(三)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反应能力
        体育游戏的种类繁多,如何选择能够让学生喜欢的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在选择和设计体育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到游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能否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是否能给学生带来启发。

考虑到反应能力是学生正常和学习都必须具备的基础性能力,体育教师可以按照这个教学目标,来开展体育游戏。
        例如,萝卜蹲游戏。萝卜蹲游戏是从几年前从综艺节目火了之后就一直成为是时下比较流行的游戏。它具备考验运动能力和反应能力的双重功效,是一个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迅速反应的体育游戏。要求,全员参加,将班级的学生划分为几部分,各代表不一样的颜色,教师喊,红萝卜蹲,代表红萝卜的同学要一起蹲下去,蹲完之后任意指定其他颜色的萝卜做下蹲动作。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腿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反应能力。
(四)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无论是工作还是在集体中学习,都需要人们具备团队精神,只有彼此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将工作完成[3]。在小学班集体中也是如此,大家要同心协力的为班级做贡献。所以合作意识要从小进行培养。在开展体育游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彼此合作来完成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拔河游戏。将班级同学合理的分配成实力相当的两支队伍。教师在讲好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之后,让学生们进行战术讨论。有的同学说注意身子的倾斜程度,有的同学说要注意脚的方向,有的同学说要根据口号进行发力。在各自队伍达成了共识之后,正式开始拔河游戏。每一名成员都努力地想为自己的团队出一份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大,进而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一)重视游戏设计的教育性及体育性
        设计体育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所以,在体育游戏设计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体育性、游戏性、教育性掺杂在一起。否者只有游戏没有教育的体育游戏,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二)重视游戏的安全性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并且活泼好动,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很容易在体育锻炼中发生危险。所以体育教师要对学生在游戏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的把控,仔细研究体育游戏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除。在进行体育游戏之前,要为学生讲解安全知识及其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游戏进展中也要随时留意学生的安全问题,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三)重视游戏的简易性
        低年级的小学生无论是运动基础还是运动能力都相对较弱,所以游戏难度过高或者太复杂都不利于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可能让学生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设计体育游戏的时候,要符合小学生实际的体育能力,创设简单有趣的体育游戏。
结论:总而言之,引入体育游戏要以学生的安全为前提,选择适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趣味性体育游戏项目。让小学生们能够在精心设计的体育游戏中拓展自己的思维、强健自己的体魄,获得更多的思想上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体育教学中的实质意义。同时小学体育教师也要多多注重体育游戏的创新,让学生能够在欢乐的体育游戏中提升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芳.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J].农家参谋,2020(01):209.
[2]杨甲.玩中学学中玩——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9):79+81.
[3]王志强.妙用体育游戏打造魅力田径课堂——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9):125+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