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的情感教育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4期   作者: 倪娜
[导读] 在综合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在
        倪娜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三小学   830011
        摘要:在综合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在知识能力的学习中,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和塑造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将传统的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相互融合,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知识学习和个人经验积累中实现综合实践,提升学生知识技能的运用,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在兴趣爱好的培养中,增强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通过音乐教学完成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发展培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情感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
        音乐教学是艺术的教育、审美的教学,通过创新教学设计,教师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渗透情感教育,完善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塑造,在教学活动环境中,教师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在知识学习中,通过自我认知实现情感共鸣,在学习中实现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美是抽象,教师将音乐教学具化到学生的直观认知中,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完善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塑造。
        一、情境教学,创设宽松的氛围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教学,塑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将抽象音乐知识转变为学生直观的认知学习,在情境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观认知,将抽象的情感表达,通过生动的形象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直观的得到认知学习,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将个人认知,情境教学相互结合,提升学生的体验式学习,教师利用技术媒体塑造相应的情境教学,将视频音乐,图片文字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具象的形象认知中,深化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的理解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例如“唱歌,静夜思”一节中,教师通过的多媒体导入相应的图片文本,让学生理解图片文本内容的表达意象,随后播放音乐,感受音乐的的情感表达,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体会音乐中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进行配乐的朗诵,在朗诵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节奏感的训练,深入体会文本内容的情感表达,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中的哪些元素构成了思想情感的表达?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受音乐舒展的节奏,柔和的声音,鼓励学生能够在认知学习中理解情感的表达,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认知,加强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完善学生的情感教育。


        二、综合赏析,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综合赏析,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将故事内容和音乐进行相互印证,促进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认知理解,培养学生的乐感,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自由感受,在自由想象中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组织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直观的感受,随后教师讲解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表达,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特色,最后教师讲解创作背景,人物生平,引导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对音乐进行综合赏析,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同时为了直观的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达,教师也可以采取对比的音乐赏析,对音乐的体裁,风格进行对比鉴赏,提升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
        三、联想学习,情感共鸣
        音乐不同于文字,可以让人直观的认知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联想记忆,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联想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设置趣味化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聆听欣赏的过程中,猜一猜歌曲本身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例如在“拉德茨基进行曲”的欣赏中,感受轻松的节奏和诙谐旋律,让学生将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表达进行自由的想象,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将抽象的音乐情感具化到生活情境之中,同时为了加强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学习,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平安夜的范唱,根据学生的生活认知,从歌词和音调感受歌曲的特点,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辨知乐段,认识到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歌曲的内涵情绪,引导学生通过拍手,跺脚感受到节奏的变化,随后教师鼓励学生合唱歌曲,通过节奏,旋律,生活形象的认知学习,感受到新年到来的期盼和和平幸福安宁的诉求,实现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塑造,在联想学习中,通过音乐和生活的印证,实现对于学生的情感共鸣。
        四、师生互动,交流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情感教育中发挥学生的情感体验,将知识能力的学习认知和情感态度价值塑造实现充分融合,从感知学习,认知理解,技能实践中完善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例如在“我的中国心”的唱歌教学中,教师在课前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导入相应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祖国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加强学生的感知学习,随后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赏读歌词,联系现实,在歌曲合唱中体会歌曲中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在观、读、想、唱中实现情感共鸣,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完成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五、结束语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以知识学习为主线,在创新的教学活动中,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完成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塑造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徐冬洁. 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策略浅谈[J]. 考试周刊, 2018, 000(065):183-183.
        [2]周泉, 陈实, 王继新. 农村小学音乐课堂质量提升对策研究——基于TIMSS和质性研究的课堂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000(005):20-26.
        [3]吴宏伟. 民主的氛围,高昂的兴趣和合理的评价——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三把"钥匙"[J]. 华夏教师, 2018, No.095(1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