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4期   作者:苏其诚
[导读] 在小学体育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抗挫力的培养有着极强的目的性
        苏其诚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小学  676200
        摘要:在小学体育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抗挫力的培养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遇到困难及挫折时的态度和正确的处理方式是极其重要的,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抗挫力;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教育因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存在一定难度,该阶段内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综合素质尚需培养,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适当引导及鼓励。体育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教学活动中包含合作独立竞争等环节,引导并培养着学生的乐观开朗坚韧等良好品质,因科目特性影响在培养学生抗挫力方面具备着得天独厚的内在优势,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应结合各项体育运动特点,及时培养学生的抗挫力,促进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培养小学生抗挫力的意义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智都还不太成熟,如果不正确引导他们,让他们习惯遇到困难就退缩,那他们以后人生路上遇到挫折就没办法正确对待了,这样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说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课;而体育课最需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体育锻炼中让学生身体劳累、给他们设置恰当的困难,并让他们通过一定的努力达到成功,让学生感受到这种通过努力获得的喜悦,就会让他们自信心增强,通过日积月累来慢慢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体育运动作为人类的一项基本活动,不仅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还能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在运动过程中人们不仅学会了坚持,也学会了在经历无数次挫折后仍然发起挑战并最终获得成功。所以,我们把小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探索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化蛹为蝶,这对于中华民族未来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二、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策略
        (一)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竞赛项目,培养学生的耐力与意志力
        体育作为竞技运动项目,它的每一项教学活动都蕴含着相应的对抗元素。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体育学科自身的竞技本质来开展相应的体育竞赛,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练习的动机与欲望,并让学生在激烈的竞赛中形成坚忍不拔的耐力与意志力,进而保证学生在体育练习过程中的综合性成长。例如,在小学体育折返跑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防止学生在竞赛过程中一味追求优异成绩而发生不必要的伤害,教师就可以依据体能与体育素养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让水平相当的学生进行折返跑竞赛。这样不仅能够让竞赛更加公平公正,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积极性与自信心,让学生在战胜自己的同时形成坚强的意志力,保证竞赛价值意义的有效发挥,以进一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通过体育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抗挫力
        体育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教师可安排一个小环节——抢运球。一名学生在场地内运球,另外一名学生利用老师教授的抢球动作和技巧进行抢球,一旦抢掉对方手中的球,进行角色互换。在这个实践活动中,运球的学生会不自觉的产生焦急恐惧心理,害怕手中的球被对方抢走。经过几次活动锻炼,不仅学生的运球和抢球技巧得到提升,也让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对学生的抗挫力培养有极大的帮助。
        (三)运用有效评价,培养学生抗挫信心
        教师的鼓励往往会让部分自卑内向的学生快速建立起自信,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或是比赛中经常性给予学生鼓励,进而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其充满信心。在开展鼓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多观察学生,发现其优点,要包容学生的行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动学生,不能急于培养学生的抗挫力,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循序渐进。
        (四)加强体育运动,培养顽强意志
        当今时代背景下,多数小学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与同龄人的交流接触较少,部分学生因家庭因素影响出现例如内向、孤僻等不良人格特征,部分学生出现例如骄纵、自负等性格,以上两类学生的集体意识较弱,长此以往易导致学生的消极人格增长,不利于学生的抗挫力培养。在小学体育实际教学活动中,还需要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从心底爱上体育运动,树立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意志。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够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结合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为了避免学生被孤立,要积极开展集体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而通过定期进行体育运动比赛,让学生在每一场比赛中都能够有所收获,在身体和心理方面获得荣耀,增强体质,培养抗挫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抗挫力的重要性,并且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主要内容,设计和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此真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及目的,从而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苗苗.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实践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22-224.
[2]牟忠娟.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208.
[3]董帅.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思考[J].才智,2019(16):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