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沙
云南省安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650300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中职财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教育改革的进步下中职财会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多种教学方式,其中,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教学方式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其应用到中职财会教学中能够弥补以往教学局限,提升财会教学成效。本文基于中职数学中如何体现财会专业特色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职数学;如何体现;财会专业特色
引言
现在被广泛应用的各版本教材,几乎还是没有跳脱出传统教材的模式,对学生本专业需求的契合度相当有限,而在中职财会专业的数学教学当中,要充分改善这点,在吃透财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深度分析和总结其对数学方面的需求,适当的对固有的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改良或再加工,将散布在财会专业中的数学知识统一整合,帮助学生理出一条科学的专业道路。
一、创设教学情境,指派学习任务
在中职财会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适宜的情境,为学生安排符合其身心特点的财会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习成效。比如在学习“应收账款”财会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模拟公司的教学情境,并提出任务:“通过在情境中学习来掌握应收账款的核算方式”。教师这一任务的安排提到了应收账款的核算、现金折扣核算、坏账准备核算等内容。通过将这几个任务安排在一起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学科知识点。再比如学习“核算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经济业务和成本核算”内容的时候,教师不能够立即将所需要讲述的知识传递个学生,在教学的时候而是要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之后逐渐渗透经济业务和成本计算概念,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
二、鼓励展示思考过程,点拨并启发学生思维
数学解题实际上就是将自己所想的逻辑思维通过数字和数学符号表述出来,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导出结果。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就是教师将这一过程通过板书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大多是记下这个思维,本质就是死记硬背。对此,教师应尝试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展示出来。
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及习题时,不能只回答结果,要求学生尽可能详细地把解题步骤答出来或写出来并向大家展示。每道题的解答方式并不唯一,虽然结果一样,但思维可能不尽相同,邀请几名同学详尽地说出自己的思路,其他同学也可听听和自己的思路什么异同,帮助自己实现思维拓宽。几个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对各学生的思路进行点拨,指出学生哪些部分存在不足,帮助学生实现进一步完善。对学生一些巧妙的思路进行肯定与表扬,让学生在自己的努力被认可中获得成功感,更加愿意发动思维积极参与课堂。
三、建立完善评价机制
健全完善的评价机制是项目教学法融入中职财会教学的成果评价方式,对于中职财会教学活动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职财会教学的过程中,通常是由教师进行项目任务的布置和安排,每个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方案设计和资料采集,并且在课堂教学中相互探讨交流,最终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观点,综合成为小组的统一结论。项目任务完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小组成员均会体现出不同的表现,承担着相应的角色和细化任务,所以对于项目任务完成所做出的贡献有所差异,每个学生在经历项目任务后所获得的知识和成长均是不同的。所以项目教学法融入中职财会教学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是十分重要的辅助工具,教师能够更好的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知识掌握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项目教学法融入的效果。在构建项目教学法融入中职财会教学的评价机制过程中,应该围绕对中职学生产生激励作用的根本目标,结合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所以不仅教学分组,需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同样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结合项目完成的综合表现,做出准确的评价。评价结果不仅仅是中职财会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依据,还能够给予中职学生针对性的建议,使其正确认知自身的不足和问题,并不断加强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结束语
会计学科是应用型的学科,会计的工作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毕业生,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结合,也就是会计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要实现学生专业学习以及企业需求的相互融合,实现教学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的“零距离”,这需要企业、学校以及学生的相互努力、相互配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能够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加可靠的人才来源,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娟,王丽丽.信息技术在中职财会专业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10):91-93.
[2]李红莲.探讨如何提高中职财会专业学生实际操作技能[J].财经界(学术版),2019(18):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