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4期   作者:陈丹
[导读]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工作开展,要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
        陈丹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广顺镇第三小学     550700

        摘要: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工作开展,要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学习中,有效地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本文结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对合唱教学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路径

        前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工作的开展,融合了男女不同声部的特色,注重对人物情感进行表现。通过开展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使小学生对韵律进行有效感知,并且在合唱教学中对自己的情感进行表达。在开展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环境做好把握,联系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小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在合唱教学中大声地唱出来,提升小学生音乐演唱能力,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一、以兴趣为引导,产生情感共鸣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注重立足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兴趣为引导,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唱学习中,使合唱教学更加有效。为了提升合唱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注重让小学生爱上合唱,并愿意主动地参与到合唱当中。其次结合学生的合唱表现,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使小学生掌握合唱教学的方法,提升合唱教学的效果及质量[1]。在激发学生参与合唱兴趣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向师性”特点,注重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小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注重将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进行结合,使小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主动地参与到合唱学习当中。此外,注重开展音乐鉴赏活动,借助于音乐欣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小学生对音乐合唱产生兴趣[2]。
        例如,在开展《快乐的泼水节》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引导,通过向小学生展现56个民族的不同服装及歌曲特点,使小学生对中国文化内涵进行感受,培养小学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对合唱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唱学习中。通过这一方式,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合唱教学引导,使小学生感受合唱的乐趣,充分地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合唱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二、创新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针对性
        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时,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音乐学习效果不佳,阻碍了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注重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参与到合唱学习中,突出音乐合唱教学的实效性。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讲授式教学,将合唱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3]。

在学生参与合唱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小学生的合唱情况做好把握,关注小学生的合唱表现,并对小学生合唱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针对性的解决,进一步提升合唱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合唱方法,注重对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把握,选择针对性的合唱教学指导,使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提升,为小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创造良好体现,使小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合唱学习中,提升合唱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例如,在开展合唱教学时,注重将合唱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突出小学生主人公意识。在合唱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频指导的方式,改变传统“一锅炖”的形势,引导小学生开展小组合唱、男声合唱、自由选择合唱的方式,为小学生展现自我创造有利条件。通过突出小学生主人公意识,发挥小学生自我表现意识,使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赋予小学生更多的主动权,从而提升合唱教学的效果及质量。这样一来,在合唱教学时,能够使教师的小学生的演唱情况做好把握,对小学生演唱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好针对性的改善,不断地提升小学生个体的演唱能力,从而使小学音乐合唱的效果得到有效地提高。
三、创设良好的合唱环境,提升合唱教学质量
        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合唱环境,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唱学习中,使音乐合唱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在合唱环境创设时,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理念,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有效地利用,通过利用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小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使音乐合唱教学效果得到有效地提升。结合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4]。
        例如,在音乐合唱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作为音乐教学的载体,教师通过将音乐教学内容利用微课进行展示,突出音乐教学的重点、难点,引导小学生对合唱过程中的关键知识进行有效地剖析,并对教学的重点进行细致的展现,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巩固。利用微课进行音乐合唱教学,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动态化、形象化的学习情境,使小学生对音乐合唱的要点进行有效把握,从而使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效果及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如在开展《牧童短笛》合唱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对这首曲子吹奏技巧进行把握,使小学生抓住精髓,为小学生进行合奏、合唱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借助于微课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小学生参与合唱学习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对培养小学生合唱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以提升合唱教学的实效性。

结束语: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在开展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立足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突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指引小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促进音乐合唱知识点的内化。在合唱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注重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合唱环境,激发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合唱学习中,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合唱能力,培养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范红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究[J].戏剧之家,2020(20):109.
[2]陈悦宁.探析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北方音乐,2020(11):224-225.
[3]罗东娟.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北方音乐,2020(10):179-180.
[4]滕冬珍.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黄河之声,2020(07):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