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校企联动机制构建途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4期   作者:金 蕾
[导读] 成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成功启动校企联动机制,不仅为学生提
        金 蕾
        中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党校) 山东 东营 257000
        摘要:成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成功启动校企联动机制,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实习机会,还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校企联动注重的是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符合当今成人教育发展大势,充分发挥成人学校和企业教育培训优势,为学生提供适宜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的机会,强化了动手操作能力,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成人教育;校企联动机制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成人教育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顺应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明确目标,通过积极改革促使自身办学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成人教育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同时也促使成人教育的各个层面之间的差距得到明显的缩小,最终使成人教育真正成为一种有效的终身学习形式。此外,因我国在不断地调整经济结构,在这一趋势下,改变了人才需求结构,所以成人教育管理部门必须积极地应对变化,科学合理地定位好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等。
一、校企合作教育将成为高校拓展的新职能
        高校的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教育是高校服务社会最具直接性与现实性的体现。随着“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提出,教育终身化、学习终身化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教育理念。教育不再只是学前、基础、学历教育的短短十几年的教育,教育将会伴随人们一生。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早已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先后设立了教育相关部门、学院、中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模式。美国的高校教育体现了以市场需求为基准、产业化经营、高新技术支持的发展模式。目前,美国的高校中设立教育部门的占2/3以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教育在其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学校的主页观其招生录取工作,它分为三个层次:本科、研究生和职业高级培训招录,职业高级培训实际上就是教育职业培训。在世界其他名校,如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和牛津大学,在教育领域里拥有为社会所称赞的特色培训项目。在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在教育领域里也先行迈出一步,如清华大学提出了技术培训多样化、高端化的思路,并举办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浙江大学将区域人才需求视为教育发展的契机,先后同国家有关部委、大中型企业、地方政府共建了14个培训基地,开发了200余个教育项目,为全国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急需的高、中级科技和管理人才。到2007年,全国企业职工教育规模达9000万人次,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45%,全国从业人员累计有6000万人次获得了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在职人员占96%以上。普通高校网络学院注册学生达110万人,其中,在职人员占86.5%。而今,企业对教育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高校开展教育是大势所趋,做好校企合作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准备是当务之急。
二、成人教育校企联动机制构建途径
        (一)多元培训,优化校企联动操作
        校企联动具有多种模式,如何做出合理选择,需要校企双方的对话和探究。学校教学条件有限,特别是师资队伍教育理论相对较强,但实训操作,技术运用相对薄弱,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而企业有强大实践平台,实训实习条件更丰富,这样就可以形成互补。在具体操作时,需要根据双方实际作出培训设计,实训操作、短期培训、长期实习、职业资质坚定等,都属于校企联动内容,如何达成高度和谐,需要双方作出更多努力。校企联动带动了实训和实习,多元培训活动接踵而来,也为学生提供难得学习机会。

首先是专业实训,一般成人教育学校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这无疑是教育的短板,而校企联动机制启动后,企业可以为学生实训提供机会,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训操作,自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其次是短期技术培训,企业技术工人进入学校展开技术专业讲座,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传授操作技能,也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启迪。教师参与这样的技术培训活动,也能够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最后是建立校企联动渠道,学校与企业有直接的联系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学生和工人、教师和技术员都可以建立长效联系机制,自然能够提升校企联动品质。
        (二)创新教学手段,发展网络教育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将网络技术作为重要的一部分,无时无刻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因此,传统的教育方式正逐步被网络教育所改变,因其优点为经济、方便、空间不受限,所以就使之成为成人教育的理想教学模式。应用网络教育将会推进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扩大成人教育的范围。参加成人教育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结合自身需要,随时用电脑去学习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无须去学校。有一些参加成人教育的学生因为工作时间不规律,就可以按照自身的情况,为自己合理地制订出学习计划,也就不用担心上课时间紧张的问题,确保工学两不误。从企业层面来看,可以用最低的投入来达到提高员工素质的目的,学费、差旅费等费用都得到节省,还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对学校来说,对课程的讲解无须安排太多教师,也不至于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质量。总之,成人教育中应该对现代通信技术加以积极运用,加速推进网络教育的持续性发展,使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根据社会成员的不同类别,为他们提供的教育服务也必须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努力为国家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
        (三)强化实习,实现校企联动目标
        校企联动推开后,教育教学需要发生重心转移,有学校课堂为中心像实训工场、车间、实验室、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向转移,注重的是边干边学,学生学习以实践操作为主。企业及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这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最直接体现。学生进入实习阶段,不仅能够消化课堂学习理论,还能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新技能。企业技术人员和成人学校老师跟进指导,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认知成长机会。学生需要实习才能确认基本技能,学校没有实习的条件,只有深入到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才能获得真实的实习机会,促使学生尽快实现认知内化。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后,其认知处于内化关键期,学校和企业技术引导至关重要,要及时跟进展开相应的技术支持,让实习教师和实习师傅给出专业传授,促使学生顺利掌握基本技能,以便为后来的就业奠定坚实基础。实习是就业的前奏,我们需要注重实习的组织和操作,只有引导到位,才能获得丰富实习效果,为学生专业技能成长提供重要助力。作为学校一方,需要给出更多配合和关心,确保校企联动顺利推进,确保学生顺利就业。
结束语
        学校和企业都是校企合作教育中的重要主体,双方应当各自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建构以自身为主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具体来说,学校应当积极从机制健全、渠道拓展和平台搭建的角度为教育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而企业应当妥善做好人才的承接引导工作,充分发挥企业的组织创新支持、上级创新支持和同事创新支持作用,与学校共建校企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让教育人才的培养机制更加完善和高效。
参考文献
[1]覃庆华.校企合作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质性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9,32(06):125-134.
[2]冒亚丽.组织实践教学建构校企联动长效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19(28):29.
[3]贾连莹.校企联动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8):273-274.
[4]郭晗曦.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性评价的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9.
[5]商丽莉,祝士明.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J].成人教育,2019,39(04):67-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