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伟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教学研究室
摘要:随着新课改实施,很多学校开始注重学生体能方面的培养,并加大力度推进中学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建设。在中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中,体育教学存在很多需要应改进的地方,比如内容不连贯和纵向衔接不顺畅,以及课程的设计不能满足中学生体育运动与身心发展的需要等。中学体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是可以助推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实施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中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引言
近些年,在很多学校中都存在忽视体育课程的情况,导致中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成现出不断的下滑状态,这种情况引起了国内体育教育学家的高度重视。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校开始加强对中学体育课程的改进。体育教学作为中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提升学生健康体质的有效途径。但是,大多体育课程的重心都偏向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外的体育锻炼。要想提升中学生的体质,增强其运动水平,仅靠课堂上所学很难达到锻炼体魄的效果。
一、中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课程内容不连贯,内容组织较为简单
对于课程的标准,学校依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组织体育课的内容上要给予体育教师们创新与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是,大部分的学校在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都较为简单,并且重复性较强,没有创新的意识,致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这将会直接影响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在体育教材中还存着内容不连贯的现象,课程的内容组织较为简单重复,缺少渐进性。具不完全统计,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程没有创新意识,体育项目重复度较高,以至于,体育教师讲的较为死板枯燥,学生缺乏对体育学习的兴致。进而致使学生身体素质成长受到严重的限制。
(二)体育课堂内外缺少联动性
新课改革的实行是否有效,要在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才能看出结果。授课过程中,除了体育课堂教学,还要加强课外实践,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竞赛等项目的开展,如此才能实现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但是,在实际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很难提升,由于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过程中,缺少联动性以及互通性,课堂学习的内容较少已经远远达不到学生认识的需求,学习内容简单重复,使得课堂教学毫无技术可言。如前滚翻、后滚翻的课程,小学体育课程中就已经存在,到了初中的体育课堂,还在进行前后滚翻的教学。尽管中小学都在学习前后滚翻,但是很多学生却不能运用前后滚翻技能来进行自我保护。其次,对于课外的体育活动,竞赛等项目开展的较少,课外体育锻炼受到学习压力,认识方式以及习惯养成等因素的限制,阻碍了中学生主动参与课外锻炼欲望,课外体育活动主要还涉及到学生的安全,学校以及家长、老师等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怕孩子在竞赛锻炼中受到伤害,影响到文化课程的学习。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体育学习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致使学生所学的体育知识也无法得到巩固与加强。为此,要想真正实现中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改进教学方式、增添教学内容,还要多多增加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机会。
二、中学课程实施一体化建设的实践策略分析
(一)建立逻辑清晰有序的一体化课堂体系
在体育课堂一体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首先要解决的是体育课堂内容缺少层次的问题,改善简单重复的课堂教学内容,增加体育项目与教学内容,以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要契合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同时还能够体现体育课堂的价值。所以,在课程的选择上,要掌握方式方法,依据学校自身的情况进行设计逻辑性强,且富有规律的体育教学方式。内容设计的逻辑性是指体育课程要做到承上启下,课程中不能出现重复的项目,这样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在规律体现上,主要是依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所选择的体育学习内容要从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心理认知出发,选择与学生目前所具备的知识水平相当的体育学习内容。上下年级的体育学习内容要具备渐进性,符合学生的年龄与身心成长的规律。另外,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安排具有一定的运动强度锻炼内容,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有助于其提升其体育精神。
(二)将灵活多样以及内外联合的一体化课堂进行优化
体育课程一体化对于新课改革的实施非常重要,为了能使一体化建设在实践中落到实处,就要优化灵活多样的课程内容,并且改进课内外联合教学的方式,从而实现体育课程一体化教学。首先,要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结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与运动能力的特点,开展适合本阶段的体育教学。关注每个学期课堂授课的内容,进行逐步递增的教学方式,使体育教学具有层次性。另外,要加强学生课外的体育锻炼,若是仅仅依靠课堂所学的知识很难达到强进体魄的效果,学生也不能将体育项目的技能做到熟练的掌握。为此,必须要加强课外的体育锻炼强度。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联的体育活动。在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家长一定要给与支持与鼓励,不能从中影响到孩子的积极性。通过参与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的活动或者赛事,可以对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程度进行检验,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与品格。学校可以定期开展运动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运动会上展示自己在课堂所学的体育项目与技能。最终,使得学生的运动水平与体育学习水平的到整体的提升。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对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建设,其主要目的是能够使体育每个阶段的教学都进行全程参与,以及共同研究和整体构建。虽然现今中学校园很多课程一体化都相对较为完善,但是,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为此,学校一定要重视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将体育课程一体化的目标统一,加强提升课程内容的规范程度,确保与一体化体育教学的内容一致,推动中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走出困境,并加大实践力度,以此来促进体育强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沙莉.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109.
[2]高廷波,张滢.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育信息化简析[J].青少年体育,2019(12):59-60.
[3]赵进. 文化适应理论视域下中学体育教师课程改革适应及过程研究[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3555-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