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信
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镇第二中学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永远不变的核心,德育存在于教育的每一个学科当中。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不仅仅是动作技能的训练、身体素质的提高,更应该通过一系列的课程设计、体育活动渗透德育教育,在体育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协作、尊重、关心他人等。要做有温度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使学生们团结互助、充满集体荣誉感、树立自信心等,德育活动无处不在,初中体育活动要做充满德育内涵的课程。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德育教育;渗透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育的核心素养,要通过课程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德育因素。因此,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要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精心谋划,不仅要做好体育教学的内容,还要利用好教学环节让同学们学会相应的德育内容。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孩子们非常好动,喜欢在更广阔的空间当中发挥自己的体育能量。在他们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中,要通过这些活动训练学生的拼搏精神、磨练坚强意志,这样的活动就会受到教育的熏陶。此外,体育教育有其自身的学科优势,因为,它可以将户外活动与室内课程有效结合,根据不同的需要选取不同的方式,形式上非常灵活,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利用相应的教学活动承载德育内容。
一、针对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渗透德育
通过对所执教班级的初中生进行观察与分析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会进入青春期,其会出现第二性特征。比如,男生会长出喉结,其身高会突然增高,肌肉逐渐增多且趋向发达。而女生的身高也会增高,胸部发育会迅速。在这些身体变化的驱使下,其心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思维异常活跃,充满朝气,但其好冲动,对于一些问题会产生偏激的想法。对此,在组织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会在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育理念的驱使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给予充分的尊重,并立足其身心发展实际,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比如,我往往会借助比赛游戏等活动,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在多种活动参与中,如拔河、踢毽子、两人绑腿跳等活动中,感知到集体的力量,为其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比赛游戏活动参与中,学生也会遵守比赛规则,有利于其遵守规则意识的养成,避免其在参与社会生活的时候出现盲目、冲动等情况。
二、根据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特点渗透德育
纵观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其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大部分内容中都蕴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对此,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往往会立足所要讲授的新知内容,对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进行挖掘,并借助多种方式将所挖掘的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以跳箱子这一内容教学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发现,一些胆子比较小的女生会对跳箱子该活动产生畏惧心理,不愿意参与该项活动。对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会对该项活动进行分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首先会将跳箱子的动作要领清晰且明确地讲述给学生,引导学生扎实地掌握动作、方法。在跳箱子的时候,我则会立足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由易到难的方式,引导学生先从低箱子开始练习,根据学生跳箱子的情况逐渐增高箱子的高度,借此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减弱学生的畏惧心理,使其在不断的练习中产生坚强、勇敢的心理品质,为其养成勇敢顽强的思想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根据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规范性渗透德育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开展所具备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当属规范性。无论是在常规教学活动开展中还是在专项的体育训练活动开展中,规范性是保证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我在组织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从常规教学的规范性入手,在严格的纪律要求下,引导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比如,在课前集合活动开展中,我要求学生一听到集合信号就立即站好队,并在站队的时候,双腿立直,目视前方,五指并拢,中指紧靠裤缝。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学生不仅会潜移默化地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还可以严格要求自身的行为,为其良好道德意识的落实指明方向。在此需要注意一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对教师有着浓厚的模仿兴趣,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其模仿的对象。对此,我在常规教学活动开展中对学生进行规范性引导的时候,往往也会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严格的要求,要求学生不迟到,我会提前三分钟达到课堂,要求学生按照规范集合,我首先会做到所提出的要求,为学生做出榜样。
除了在常规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会对学生进行规范性教学之外,还会在专项教学活动开展中对学生进行规范性教学。如在田径教学活动开展中,我首先会将田径训练的要求、规则等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规则的驱使下严格按照要求参与训练活动,既保证训练活动的有效开展,又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
总之,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该课程的德育内涵,借助多样化的方式,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内容特点、教学活动特点等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马凌波,杨清风,张中印.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同维度的德育渗透对学生的影响效果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10).
[2]崔玉根.试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德育渗透[J].考试周刊,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