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一中学
摘要: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变化,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个人层面都不仅仅单方面的强调成绩,更加重视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不断提升,注重学生思维发展,优势是对于一些基础性学科来说一定要更加重视,所以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才能真正的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因此本文就思维训练在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思考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思维训练;想象力
前言:思维是人们对于事物的思考和反映,语文就是凭借语言形式进行认知和表达的思维系统,因此思维训练直接关系学生对于很多事物的看法和决定着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面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进行了实际的调研和研究,也总结了一些好的方式和方法。
一、加快节奏、增大容量,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
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非常的快,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更多是反应迅速、思维敏捷的人才,因此在人才的培养方面也要进行更多针对性训,并且这类人才培养也是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很多学校以及学生本身由于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非常的繁重。[1]其实高中阶段学生的能力思维能力非常强,不用专门进行相关的训练,只要教师可以从平时的注意教学节奏,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语言简洁不罗嗦,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多提一些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训练量,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可以长期坚持,一定可以无形中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辩证分析、综合归纳,以训练思维的严密性
目前大部分高中生由于社会知识比较少,并且很多的集体单方面重视学生成绩,从而造成了学生思维训练时间比较少,即使很多的学校意识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很多的语文教师由于教学压力,导致在语文课堂中涉及的思维训练涉及不是非常严密,从而难以很好激发学生思维,其实我们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于一些学习内容进行逐步归纳,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就是以议论文写作为切入点用一些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从而增强逐步增强学生思维训练的严密性。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其思维灵活性和事情分析能力,从而不断增强达到思维训练效果[2]。
三、纵深掘进、层递设问,以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训练也是学生抽象逻辑训练的一个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帮助需要学生深入、集中的思考问题,以简单问题为切入点使学生不断进行深层次思考,找出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揭示问题的实质,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抽象逻辑能力。
[3]通过一些针对性指导不断增强其思维训练的深刻性,从而深入的落实以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增强学生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四、纵横比较、驰骋联想,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也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包括思维起点的多开端、思维过程的多途径、思维目的的多方向和思维方法的多形式。教师在教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相关语文做中的一些素材,另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素材,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养成善于比较,敢于大胆想象的习惯,从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可以多角度分析问题,进而增强学生思维灵活性。 比如在教授《丹柯》这篇文章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小作文,让学生把自己作文文中主人公,想象一下自己会怎么做,注意要让学生大胆的想象,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阐述自己真实的想法,教师不仅仅可以增强学生思维能力,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真实想法,从而在今后语文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符合学生需求学习计划,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兴趣,从而不断增强语文学习主动性,引发学生更多联想,从而达到学生思维训练的效果[4]。
五、大胆想象、合理探索,以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能够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5]。创新是一个思维训练的核心部分,如果学生的思维太过固化,可能造成知识的运用能力非常差,因此难以到思维训练效果,所以思维训练中一定要运用语文课本,让学生大胆想象,增强其思维独创性,从而由浅入深,由窄到款,有具体到抽出抽象,让学生在一些作文写作中加入更多自主创新的部分,这样不仅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语文成绩,还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从而改变传统教育中的一些弊端。
总结
总的来说,学生的思维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这五种思维品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并且这五个方面也是需要综合性运,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课堂氛围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运用,从而让高中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传授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完整的、科学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语文成绩提高的同时,不仅仅思维方面,各方面能力也要不断提升,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乐趣,摒弃一些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从而提升我国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更好的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靳洁. 中学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20.
[2]安增红.思维训练在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思考[J].名师在线,2020,1(09):48-49.
[3]唐燕华.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J].学周刊,2020,1(03):73.
[4]张林.刍议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9):81.
[5]郑云霞.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四法[J].江苏教育,2019,1(67):64.
作者简介:王海燕,出生年月:1974年12月,性别:女,籍贯: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华店镇王楼村,最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邮编:2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