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语文课堂的提问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3期   作者:谢和虎
[导读]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讲究课堂提问策略。

        谢和虎
        仪陇县磨盘小学校  637662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讲究课堂提问策略。精心设计卓有成效的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目前的语文课堂提问,常常存在诸如:目的不明、逻辑不强、方法不当、时机不准、质量不高等问题。下面我就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明确目的,综观全局。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特别注意各提问之间的连贯性与逻辑性,既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既要考虑知识传授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又要考虑学生活动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既要注意优等生的能力发展,又要照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清晰而准确地体现教师的授课思路,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全面落实三维目标,能让学生在兴趣上得到发展,思想上受到教育,情感上得到熏陶,思维上受到启迪,能力上得到提高。
        二、切合实际,面向全体。
        课堂提问要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要追求全体学生的全员全方位参与,确保全体学生都能从提问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这应该是高效课堂一个最根本的要求。
        1、注意提问的严谨与连贯。
        好的课堂讲究前后照应,讲究起承转合,讲究生动流畅的美感。而以上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严谨、连贯的课堂提问来实现的。不同的教材应有不同的解读方法,好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教材特色与教者思路的完美体现。听课过程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上贪多求全,或抛开教材与学生实际刻意标新立异,虽然花样百出,却让听课的学生甚至听课教师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简直越听越糊涂。因此,要想学生学得明明白白、痛痛快快,首先教师本身提问的思路与表述要清楚、到位,只有建立在清晰基础上的创新提问才是最有效的。
        2、注意提问的大小与数量。
        课堂提问既要避免不着边际又大又空的“真空”问题,又要力戒琐屑不堪、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大而空的问题往往不能贴近教学目标,学生的答案模棱两可,教师的评价也含含糊糊。这样的问题不但无效,而且会让学生养成囫囵吞枣的浮躁习气。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起不到启迪思维的作用,反而会滋长学生不加思考、信口开河的坏习气。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密度,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的设计。不少语文课堂不同程度地存在提问不适量的现象:一是表现在问题少而空,课堂气氛沉闷;一是无价值的“问题”满天飞,课堂上问答声此起彼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少。从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后者显得特别突出。多而滥的提问,使教学走入了“牵牛”式教学的误区,学生失去了冷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提问也因此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3、注意提问的深浅与难易。
        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恰当,难易适中。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不少教师教材钻研不可谓不深刻,理解不可谓不透彻,问题设计不可谓不新颖,最终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发言质量也让人不敢恭维。究其原因是设计提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估价太高,教师又缺乏铺台阶搭梯子的能力,导致课堂陷入僵局或是成了某几个尖子学生的能力展示台。
        4、注意提问的收束与开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笔者认为,高效的课堂应该是一个热闹的捕鱼场,每个学生都能借助教师发下的渔具与捕鱼的方法捕获水中的鱼儿。捕鱼数量的多少在于个人能力的大小,确保人人能捕到鱼则是教师的责任。课堂提问要能做到收放自如,也就是说在“教方法,发渔具”时要收,收的目的是为了后面的放,为了让学生在自由思考表达的空间里各取所好,自由表现。目前的语文课堂提问走两个极端,一是问题空间太小,教师紧紧拽着学生的思维走,直到走入预先设置的陷阱便算大功告成;二是问题空间过大,学生如迷途的羔羊,四处乱撞、处处碰壁。收而不放的课堂是死板的,放而不收或无法收束的课堂是混乱的,好的课堂应该放得开,收得拢,课堂提问亦然。
        三、点拨提问,激起共鸣。
        刚才说到的课堂提问是关于一些静态问题的处理。而真正的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具有很大的生成性。要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性,那就要求教师及时发现并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或有价值问题的诱因进行点拨提问,加以重锤敲击,从而激起共鸣、碰撞智慧。如我在教《虎门销烟》这课引导学生质疑时,有一学生提出销烟是下午2点举行,为什么人们一大早就赶去呢?这样的解读真是太精彩了,它包含了有效问题的诱因,我在大加赞赏学生的同时,及时抓住并进行点拨提问:“是啊,晚点来又会怎样呢?什么事让他们如此迫不及待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后,各叙自见,在同学们思想的碰撞与感情的共鸣中,课堂也自然亮点闪烁、精彩诱人了。自然也就把握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文章中心。
        四、拓展提问,延伸课堂。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可以就教材的内容、主题、结构或写法进行拓展提问,也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进行延伸提问,目的是达到拓展语文课堂的时空,并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如:在教《九寨沟》这课,在讲到珍稀动物小熊猫时,巧妙地进行了拓展提问:“小熊猫一边照镜子,一边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一下就激活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再如:《轮椅上的霍金》这课结束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若是一个观众,会怎样来表达你的敬意呢?”这样一个问题可以说起到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低效或无效的提问是败笔,而有效提问则能成就精品,锦上添花。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