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实验小学 四川省 成都市610404
摘要:“群文阅读”顾名思义是将具有相似性的多个文本放在一起阅读,提高学生对于文本的有效认知,群文阅读就像是在帮助学生建立脑海中的“书架”,帮助学生将繁多的文本归纳整理,将相似的、同一类别的文本放在一起阅读,建立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学生的认知更清晰了,阅读将会更有效,帮助学生会阅读、更快阅读、有效阅读,可以说“群文阅读”就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群文阅读;三步法
引言:
关于“群文阅读”三步法并没有太严格的定义,它是根据学生的年级段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变化的,而且不同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相同,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来说,学生识文断字能力欠缺,要首先从这方面做起才行,其次才是帮助学生提高对文本的认知。
一、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群文阅读,就是把就有相似性的多个文本联合起来阅读,多个文本反映的主题应该是一样的或者相似的,等于为学生建立一个“书架”,培养学生将繁多的语文文本归纳整理的能力,这样学生对海量的阅读文本的认知会更清晰,条理分明,能分门别类码好,要知道可供阅读的文本众多,但也有一定划分,按照写作类型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按照写作题材有散文、戏剧、古诗词等,更不用说主题相似的文章,帮助学生对文本有更清晰的认知,对学生的意义重大,学生拿到一个文本后,快速阅读一遍即可知道文本的大致思路,能有效提高阅读速度、阅读质量。另外,群文阅读还能让学生的阅读更深刻,单一文本阅读之后,学生虽然对文本的结构、模式、特征等有所了解,但这种了解是朦胧的、碎片化的,因为个例太少的缘故,可能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而群文阅读不同,能逐步深化学生的了解与认知,学生在大脑中的概念更深刻、更清晰,对之后的阅读和写作都有帮助。因此,群文阅读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广大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1]。
二、“群文阅读”三步走
(一)第一步: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单篇阅读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足,甚至不具备良好的识文断字能力,如果贸然将多文本提供给学生阅读,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先开始单文本阅读是最好的策略,也是必经的途径。
在单文本阅读中,要先从“字”开始,引导学生认字识字,把难字生字挑出来,先让学生将难字生字弄懂,关于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笔者认为这是基础性的、大量的、长期性的学习,没有太多捷径可言,也有将字分解利用偏旁来推测的识别方法,但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有不确定性,基础的积累应该用扎实的学习和苦练,而不是用取巧的方法,因此这里不做过多介绍。其次,引导学生分析段落,学会识别标点符号,将一篇文本简单划分,不一定非要用句号划分,而是文本的写作顺序,甚至每一位学生的看法不同,划分层次不同都是可以的,对段落展开分析,让阅读更有层次感,如庖丁解牛般将一篇文本的脉络理顺、弄懂,要让学生明白单一文本究竟在讲什么、那些人物、重点是什么等等。
(二)第二步:开展群文阅读
首先,群文阅读的基础是教师筛选文本,围绕某一主题将具有相似性的文本挑选出来,如果群文阅读中的群文没有联系,没有相似性,那群文阅读注定没有效果,同时教师要注意群文阅读的数量以及时间,避免给学生带去较大的学习压力,教师要注重课程导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群文阅读更有效用[2]。
其次,引导学生对多个文本展开全面的学习,对多个文本的主题、格式、写法、标题、主语等展开详细探究,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文本相对简单,一般而言多分为三段式,即开头、核心叙述、结尾,在这个阶段中,就不应该逐字逐句去引导学生学习,而是要让学生对文本全局掌控,抓住叙述重点,弄懂文本结构。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不成熟,多个文本一起学习会有压力,在这一阶段,对于难度较大、数量较多的文本,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展开学习,同龄人展开沟通交流,比和教师沟通交流更有趣味,学生的投入更彻底,氛围更轻松,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当然,教师的合理引导也必不可少,不能任由学生去玩去闹。
最后,教导学生做好笔记,学生对于群文阅读的成果必然是零碎的,如果没有笔记,在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很容易就会忘记,群文阅读的效果体现不出来,而让学生做好笔记,对群文阅读的感悟以及群文阅读的结构框架等会更清晰,笔记不用太过详细,几个简单的标签即可,学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对接下来的阅读或写作都有极大帮助。
(三)第三步:反复阅读
在学生对于相似文本有一定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阅读,和开始不同的是,这次学生心中已经有了对多篇文本的一定理解,带着认知和理解再次反复阅读,阅读会更有效用,就像是学习课与复习课的区别,这个阶段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差异点和相似点进行比较,包括格式、内容、主题等等,能有效帮助学生构建文章脉络,群文阅读的效果会更好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仿写”,例如课文《一分钟》,主要写因为多睡了一分钟,元元错过了绿灯,错过了公共汽车导致迟到,和《小猴子下山》有一定相似,小猴子下山开始拿着玉米,最后丢了玉米摘桃子,再丢了桃子摘西瓜,最后丢了西瓜去追兔子,结果一无所获,将他们放在一起阅读,再开展仿写,比如“贪玩——作业没写完——听不懂课——困惑累积导致成绩下降”,仿写即是群文阅读成果的深化,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散。
三、结束语
群文阅读就是讲多篇文本放在一起阅读,帮助学生养成文本归纳划分的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春莲.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三步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2).
[2]李芳.浅谈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方法和意义[J].语文课内外,2019,000(0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