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新冠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张凤琴
[导读] 研究优质护理在新冠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实践。

张凤琴
(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二科;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新冠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76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均分成2组,研究组(38例)和普通组(38例)。普通组实施一般性护理,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发现,相较于普通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更为显著,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此可看出,对新冠肺炎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加科学以及合理做好护理和疫情防控工作,可在临床实践应用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新冠肺炎;护理运用
 2019 年 12 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不 明原因导致的肺炎病例,经调查现已证实为 20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 卫生组织(WHO)及我国相关部门组织研讨后正 式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即指 2019 新型冠状病毒感 染导致的肺炎,简称“新冠肺炎[1]。本文选取2020年2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76例纳入研究,详细资料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76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均分成2组,研究组(38例)和普通组(38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8∶10,年龄处于30-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9±1.6)岁;普通组男女比例为29∶9,年龄处于32-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3±1.7)岁。根据上述基础资料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都同意将个人诊疗资料用作公开课题研究,科室以下发审核批复准予开展研究。
1.2方法
  普通组实施一般性护理,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护理前后患者参数指标变化情况。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1)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心理状况及情绪波动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护理人员应保持微笑,给患者营造轻松、愉快以及舒适的氛围;护理人员应注意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互动、交流,营造护理人员全程陪护、家属全程关注以及患者全程配合的"三位一体"的护理环境。 (2)健康教育措施。 注重强化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规范患者疾病的预防、保健以 及治疗过程中的相关行为。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通过现场演示及宣教资料的发放,向患者家属及时解答疑问。 (3)跟踪随访。 患者病情痊愈出院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跟踪随访。 按照患者在院外的恢复状况,积极地指导患者家属采取相应 措施;按照患者家属所提供的院外饮食以及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对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建议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保证效果[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内容为: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病室环境、手术室环境等。 调查问卷满分为 100 分,共分为非常满意(80~ 100 分)、基本满意(60~79 分)及不满意(0~59 分)3个评价级。患者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度与基本满意度之和, 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使用SPSS 21.0版本,计量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t检测;检验使用χ2;数据分析P值如果小于0.05,则说明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后发现,相较于普通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更为显著,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一。


3.讨论
 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的“疫病(寒湿疫)”范畴,潜伏期多为 3~7d,传染性极强,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泻等症状,轻症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而 无肺炎表现,重症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极其危重患者则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征、脓毒症、休克等,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 胸部 CT 早期表现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更有甚者可出现肺部实变[3]。
 通过上文的研究结果可知,经护理后发现,相较于普通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更为显著,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得出相关结论,对新冠肺炎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加科学以及合理做好护理和疫情防控工作,可在临床实践应用推广[4]。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现以来,因其传染性极强,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会将其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管理,目前为止,尚无特效药及相关疫苗面世。随着疫情 的逐渐蔓延,许多感染者面对此病感到内心恐惧, 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不利于自身恢复健康,或有病情转向重症、危重,对于现有紧张的医疗资源更是一种负担。而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照顾更为全面、具体,环境、饮食及通气设备等方面均有非常充分的护理准备,同时优质护理干预在患者的心理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帮助,与患者及其家属均具有非常好的沟通与交流,更好地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促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各项治与护理工作[5]。
参考文献
[1]辛晨, 王伟, 张婷婷,等. 新冠肺炎的护理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 2020(5):16-18.
[2] 梁娟. 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35).
[3] 丁磊.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
[4] 文芸芳. 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 人人健康, 2019.
[5] 李秀春.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心理月刊, 2019, 014(013):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