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生长激素缺乏患儿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杨荔 吴佳 杨琴 王丽通讯作者
[导读] 探究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生长激素缺乏患儿的影响。


杨荔 吴佳 杨琴 王丽通讯作者
(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生长激素缺乏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就诊的共计80例生长激素缺乏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所有的患儿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患儿给予生长激素治疗,实验组患儿在用药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的内容,对比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在接受了延续性护理后,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且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结合生长激素治疗对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临床效果突出,能够促进患儿的发育,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生长激素;矮小症;缺乏;效果;满意度
   
   生长激素缺乏可能会引起矮小症,主要表现为儿童在发育过程中明显比同龄人矮小、瘦弱等,矮小症若不及时给予治疗,及时补充生长激素,将会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危害,影响患儿的一生。目前,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症仍未有明确的治疗特效药,一般采取营养治疗,但临床疗效并不如人意。生长激素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可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有效促进人体的肌肉[1]、骨骼的生长发育,是目前用于特发性矮小症主要治疗药物,结合优质的延续性护理,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本院收治的共计80例生长激素缺乏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该疾病患儿的发育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就诊的共计80例生长激素缺乏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所有的患儿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患儿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21±0.13)岁;实验组患儿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5.20±0.11)岁,所有患儿的骨龄均小于实际年龄,伴随不同程度的体重过轻。两组患儿的一般性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下一步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生长激素治疗,实验组患儿在用药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的内容:
   心理护理:生长激素缺乏患儿因自身发育状况与正常儿童不同常常会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给予患儿更多的耐心及温暖,热情与他们交谈,适时给予他们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接受治疗的自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家长要多给予患儿社会支持,不要轻易放弃治疗,护理人员要解除患儿家属的疑虑,提高患儿家属的治疗配合度。
   用药指导:对于药物的保存、使用方式,护理人员需细心的教导患儿家属,告知患儿家属生长激素应放在冰箱内2-8℃保存,以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生长激素选取皮下注射以维持最高血药浓度,常用的注射部位有脐周两侧、上臂三角肌下缘、大腿中部外侧,注射的部位要更换,每次注射不应选择相同部位,连续两次注射部位间隔大于3cm,避免注射部位产生皮下硬结。注射时间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到一小时注射。
   生活、运动护理:医护人员要积极指导患儿多做室外纵向运动和肢体伸展的运动,比如跳绳、摸高、引体向上、打篮球、打羽毛球、游泳等,即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钙的吸收,又促进身高增长。同时,为患儿制定科学的个性化饮食方案,结合患儿家属的配合,加强营养的补给,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物及维生素,促进患儿的骨骼发育,定期对患儿进行随访,观察是否出现膝部疼痛、头痛、恶心、局部红肿等并发症,做好相关记录并指导患儿进行回访就诊。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生长激素缺乏患儿的恢复情况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得出结果。
   恢复情况:根据所有患儿的具体恢复情况、发育情况、身高体重增长情况、症状改善和精神状况等进行判断,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具体的指标,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患儿家属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统计患儿家属在患儿接受护理后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共100分,20题,其中包括患儿家属对护理阶段各工作的满意程度,对护理人员满意程度等。根据患儿家属的评分分为三种情况;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太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患儿在接受了延续性护理后,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生长激素缺乏症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下丘脑或者垂体病变继而诱发垂体生长激素不足[2],导致患儿发育迟缓。近年来,该病的治疗逐渐受到临床重视,有研究结果发现,单纯用药疗效并不是十分理想,结合系统化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身体特征、营养状况和其他临床体征[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在接受了延续性护理后,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且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结合生长激素治疗对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临床效果突出,能够促进患儿的发育,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姝嫔.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延伸护理应用体会[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2):95-97.
[2]宋蓓.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护理干预的效果[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4):140-141.
[3]倪春燕.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5):546-5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