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
(贵州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ICU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情况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常规组均获得明显优化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重症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ICU内都是患有重症疾病的患者,其病情具有重、危、急等特点,对ICU重症患者开展的治疗过程中,利用呼吸机而完成机械通气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但该治疗方法需要配合实施良好的护理措施,才可以发挥出其真正作用。本次将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ICU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ICU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常规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6.51±1.35)岁;研究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7.08±1.29)岁,上述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具体方式如下:①气管导管套囊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检查气囊的密封性能,从而降低出现反流情况的概率。同时要将充气以及放气的时间确定在固定期限里,并且每次充气量都定为5mL。还需密切观察患者咽部,一旦产生分泌物需要及时清除干净,从而防止分泌物堵塞患者咽部。②口腔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每天定期检测患者口腔内的酸碱程度,并且为患者提供PH值合理适中的漱口液,从而降低患者口腔中病菌繁殖概率的同时,还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③气道护理干预。对患者供给氧气的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将湿化罐以及螺纹管,对氧气罐进行有效的相连,从而将调节之后的气体灌入患者的气道中,避免其气道遭受气体的刺激。气体温度的调整应该与人体体温相同,即37℃,而气体湿度应该根据其气道实际干燥情况予以相应调整。④营养支持及体位护理。患者行侧卧位后,将其气道以及口腔内的异物进行清除并进行持续的冲洗工作,直至吸出的液体清澈透明,才能代表异物被彻底清除。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将营养导管插入其胃部,再根据胃部吸取营养液的实际情况,从而调节营养泵的输液速度,避免快速的输液,因为快速输液会使患者胃内容物产生反流现象[1-2]。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情况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SPSS24.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X2检验,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情况
研究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较常规组,均获得明显优化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png)
2.2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常规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57%(1/29),研究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4.14(7/29)。因此,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常规组获得明显优化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200,P=0.0223)。
3讨论
对患者予以机械通气操作时,极易使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情况,不但拖延了患者住院时间,还因为住院时间的延长,给患者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如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等方面造成严重的威胁。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常规组,均获得明显优化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综合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指导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具体知识,使患者能够增强对相关疾病的认知度。此外,还要对患者实施全面化、个性化以及人性化的综合护理措施,从而使护理工作发挥出真正价值,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治疗质量予以巨大帮助和支持[3]。
综上所述,针对ICU重症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申雅莉.综合护理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0):152+154.
[2]胡鹏程.综合护理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2):79.
[3]邱玉梅.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4):60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