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在ICU患者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袁培培 陈圆 郭霞 闫婷通讯作者
[导读] 研究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在ICU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实践效果。


袁培培   陈圆   郭霞  闫婷通讯作者
(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225001)
【摘要】目的:研究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在ICU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治疗时间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的70例ICU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n=35)和实验组(n=3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选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患者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优胜于常规护理,临床效果突出,具有临床实施和广泛推广价值。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ICU;患者;护理效果
   ICU患者容易因为痰液堵塞气道引起肺水肿、肺不张,进到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1-2]。ICU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面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随着我国人口严重老龄化,受严重疾病而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患者逐年增多,同时重症疾病患者也逐渐增加。由于患者普遍病情较重,会由于疼痛、恐惧等原因产生焦躁、抑郁、厌世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对ICU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基于此,本院选取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分析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对于ICU患者的疗效,实施情况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抽取70例本院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接收的ICU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在实验组中有女性病例16例、男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在56-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2±2.3岁。在对照组中有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14例,年龄在5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7±4.1岁。研究已征得本院伦理部门同意,纳入标准:(1)依从性良好的患者,(2)患者以及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协议,(3)患者无精神方面疾病,(4)患者无严重器质性疾病。排除标准:(1)患者有精神方面疾病,(2)依从性较差的患者,(3)患者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给予患者饮食护理、用药护理。
   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1)采取一对一方式讲解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形成的原因、危害性等知识,强调预防的重要性,为患者讲解预防并发症的方法,叮嘱患者按时翻身与按摩;(2)帮助患者缓解消极悲观的不良情绪。通过音乐疗法、呼吸减压法以及暗示法帮助患者进行解压,观察其情绪以及心理变化,及时为患者疏导与关爱,帮助患者重新面对治疗与生活信心;(3)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详细介绍呼吸机,包括了解呼吸机的治病原理、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等,增加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认知度,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4)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定时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感觉到舒适。患者的居住环境要保持安静,远离噪音。
1.3指标的观察和分析
1.3.1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评分在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评分在70分-84分为满意,不满意的患者评分在70分以下,计算总护理满意率。
1.3.2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计算,用(士s)、%表示,采用X2、t检验,(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的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7.14%,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经比对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X2=5.0806,P=0.0242)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3讨论
    ICU患者一般均为急危重症的患者,这种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身体情况较差,因此也给护理带来一定难度,在护理中很容易存在隐患,因此护理是临床研究的重点[4]。ICU发病比较急,并且发病时间不确定[5],如果没能及早诊治和护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有关专家认为,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能够了解疾病相关知识,防止家属意外拔管和坠床事件的发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使患者住院期间感觉到舒适。通过对患者进行体位变换,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为了验证其临床价值,随机选取70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差异显著(P<0.05),再一次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对ICU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此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甘艳霞.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名医,2020(10):190-191.
[2]陈美云.预见性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8):2591-2592.
[3]涂升文.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0,8(06):344-345.
[4]赵丹,庞燕敏,张瑞玲,仝雯.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在ICU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0):103-105.
[5]李笑晨,何玉洁.探讨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在ICU患者中应用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1):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