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大目标,只有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学生的求知需求,不断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形成学习的内驱力。高中的生物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生物学习的方法主要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建有趣的学习情境、高效利用教学资源以及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活动这四种。同时,生物学习能力的形成主要有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这两种。本文主要针对于高中的生物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形成进行相关的探讨,并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一起共享。
关键词:生物学习;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研究
由于高中的生物学科自身具有抽象、改变模糊、难度高等特点,因此掌握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十分重要。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掌握合理高效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生物的能力。下面,我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以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一、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学生在教师进行正式的课堂教学前,自主对将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点进行预习,能够提前对讲解的内容进行了解,并有初步的掌握,学生可以将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在课堂中重点学习,能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课前进行预习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能通过预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提高学生注意力。另外,提前预习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让教师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生物的呼吸作用》这一课前,教师可以提前设计导学案,让学生通过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对细胞呼吸的概念有基础的了解,并知道什么是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等。在上课前能够通过预习把握重点并明确难点,有利于在课堂中进行自主的交流和合作。又如,在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课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课前的预习,对细胞的结构进行重点的把握,对于很容易混淆的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要在预习的时候着重的区分和比较,同时也要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2】
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不仅需要学生对教材进行认真的阅读,掌握其中的重点难点,好需要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从而便于在课堂中听讲时更加有针对性,更便于讨论和探究。另外,在预习时要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在阅读完教材并完成学案后,可以将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
二、创新课堂模式,提高学习效率
想要创建一个新的课堂模式,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将传统课堂中的灌输教学进行改变,通过精心的涉及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状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
(一)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交流时间
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对于课堂的学习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但同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和疑惑。
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而是要在课堂中为学生留充足的交流和提问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将预习的内容进行深化,提高预习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主动进行交流和相互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对于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呈现,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有些人认为教学的目标要在整个教学的环节中渗透,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还有的认为所呈现出的教学目标要针对重点难点,并且要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在生物课堂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为最终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方向性。
(三)学生要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很多教师通常只重视对于学生课堂笔记的检查,但却忽略了课前预习时笔记的重要性。在课前进行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将知识条理化,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来构建生物知识的脉络和结构。同时,在预习笔记中,还要将不懂的难点和疑惑记录和标记下来,能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问题,能够在课堂中有针对性的听讲并解决问题。
另外,课堂笔记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生物课堂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要积极地进行探究,主动地参与课堂,同时也不能忘记及时的记录笔记,以便于课后能有复习的依据。记笔记时要重点记录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生物这门学科来源于生活,最后也要通过学习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还能够让学生知道学习生物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例如,在学习《蛋白质》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蛋白质和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联系在一起,以“食物中的营养”为主题,和学生共同探讨在生活中的食物都有哪些营养物质。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合理的饮食,重视营养的搭配。通过这种方式,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能够凸显生物这门学科的生活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再如,学习《食物链》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食物链的特点,结合实际生活,将这一概念深化。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每顿午餐,让他们思考午餐中都包含哪些食物,涉及到哪些食物链,还能否再列举出生活中的其他食物链。之后可以回归到课本中,和具体的知识点相对应,巩固知识的学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能力是没有固定的方法的。我们教师要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让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习生物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生物素养。
参考文献:
【1】田微.如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J].神州,2019(19):83-83.
【2】李学书.培养学生良好课堂行为习惯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8,620(24):50.
【3】朱满秀,李亚军.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目标表述[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012(035):1.
【4】陈书平.高中生物记笔记存在的矛盾及解决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038(005):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