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新讲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柴欣荣
[导读] 民事诉讼法为我国法律中重要的法律
        内容提要:民事诉讼法为我国法律中重要的法律,是一部公法、基本法、程序法、部门法。学好民事诉讼法,可有效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文章从民事讼诉法的概念、目的和价值、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征、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的发展等方面,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新讲。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新讲

民事诉讼法是《宪法》母法之下的一部关于“民事”和“诉讼”的基本法、部门法,程序法,在多年的法律实践中,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民事诉讼法也在不断完善和成熟中,给力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

        一、认识民事诉讼法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诉讼是这样定义的: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在审判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这就明确规定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功能在于解决纠纷;民事诉讼的主体由人民法院、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检察院构成,诉讼活动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进行、是审判权与诉讼权的矛盾统一体、民事诉讼具有强制性、程序性和规范性等特点。民事诉讼法则是规定人民法院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时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我们可以看出,民事诉讼法调整的对象,一是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二是在诉讼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关系。民事诉讼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有所补充和完善。就民事诉讼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民事诉讼法的效力是低于宪法的基本法律,具有基本法、程序法、部门法的特征和属性,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也会在不断调整过程中更趋合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力;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地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民事诉讼法的效力范围包括对事的效力、对人的效力、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都适用本法。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是宪法环境和制度下的重要的公法,认识民事诉讼法,不仅要认识其概念、性质,还要认识其任务和效力范围,尤其在任务和效力范围方面,有很大的完善和发展空间,需要法律从业者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深刻领会和把握其法律本质要义,在此基础上不断研究,紧跟时代,做好对其内涵和外延的把握。

        二、认识民事诉讼的目的和价值

我国法律对民事诉讼法做了较为科学规范的阐述,其对民事诉讼的目的、价值和模式是这样阐述的,民事诉讼的目的、价值和模式,是民事诉讼法学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民事诉讼的目的是解决民事纠纷,民事诉讼价值分为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民事诉讼的目的性价值包括自由、公正和效益,民事诉讼的工具性价值是指实现民事诉讼目标的手段或工具,具体包括实体公正和秩序等价值类型。任何法律的制定和颁布,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这也是一部法律的目的和价值所在。民事诉讼法的前缀是“民事”,后缀是“诉讼”,它是关于民事纠纷和民事纠纷调解的一部重要法律,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繁荣文化市场等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其诉讼有着该法律设定和规范要求下的程序设置和服务重点。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其目的和性质“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的要素不会改变,随着时代和社会进步,改变和完善的是其内涵和外延中边缘的研究性课题,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科学规范过程。

多年来,在民事诉讼法的民事诉讼目的和价值指引下,我国民事诉讼法取得了长足发展,有效服务了社会,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我国各行各业的大力发展,尤其在为经济健康运行保健护航方面,功勋卓著。

        三、认识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征

学习民事诉讼法,除了要了解其一般概念、认识民事诉讼的目的和价值,还要认识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征。我国法律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这样阐述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由审判法律关系和争讼法律关系构成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体现了法院审判权同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有机结合。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诉讼参加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由此可见,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与其他诉讼法有着相同和相通的地方,程序上有相似之处,其目的均是在法律大背景下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但每一部法律因其服务的方向不同,服务的对象不同,因此在内涵和外延上与其他相关相邻法律有着设置上和本质上的区别。民事诉讼法,作为诉讼法,解决的是民事纠纷和民事法律问题,其法律关系特征有着该法的鲜明特征。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征,有效丰富和完善着我国的民事诉讼法。

        四、认识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的发展

民事诉讼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完善和成熟,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理在国家进步和社会、经济等发展中不断补充完善。法律是政治大环境大系统下的支撑体,也就是说一部法律的颁布,是在结合政治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出台的,法律要服务政治,政治环境和时代特点作用于法律,促使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都要对一些法律进行修订完善,民事诉讼法自然也不例外。我们今天看到的或者说现行颁布实施的民事诉讼法,经过了漫长的成长期,不断完善着、充实着。当然,其不断完善和成熟的过程,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要符合我国国情,要符合更好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今天的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是发展的结果,发展的成绩,当然还有完善的空间。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的不断发展成熟,完善成熟着我国的民事诉讼法。

五、认识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的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时代的发展进步,要求我国的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必须在借鉴国外相关法律法规经验的基础上,丰富我国的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当然,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法律法规必须符合我国国情,不能照搬照抄,要在扬弃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此为“外部”层面。在“内部”方面,即我国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内生层面,要做好内部的创新,此层面的创新同样要适合我国国情实际,是在国情需求和要求下的创新。国家层面的创新,也为我国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认识我国的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的创新,就是要学会对外引进的创新、法律法规内部的创新、国家层面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创新,这可分别概括为域外引进创新、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内部创新、国家层面的社会制度要求下的我国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的创新。我国的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唯有不断创新,方可取得长足发展,更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民。

        六、结语

总之,民事诉讼法是我国《宪法》母法背景下的一部基本法律,是调整国家公权力机关和提起诉讼的当事人这两个不平等主体间关系的一部公法,是典型的程序法、部门法。在多年的司法实践过程中,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民生、文化、科技、社会资源等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学习民事诉讼法,就是要认识其概念和定义,在此基础上认识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价值,认识民事诉讼法律的关系特征,然后用发展进步的眼光认识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的发展、进步和不断成熟。也要看到民事诉讼法还有完善空间,民事诉讼法的实践“在路上”,民事诉讼法的不断成熟完善也在路上。

作者简介:
柴欣荣(1962-7),男,汉族,内蒙古,大学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