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孩子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感受和体验,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艺术表现和创造的能力。在传统的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更偏向于关注幼儿的模仿程度、动作的标准性、教师的示范的准确性,先让幼儿学会舞蹈动作后再配上相应的音乐。这种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性和表现力,忽略了幼儿对舞蹈的情感体会,就谈不上对幼儿自身舞蹈素质的培养。本文结合幼儿园舞蹈教学实际,总结了一些对幼儿舞蹈创编的体会。
关键词:幼儿舞蹈 创编 体会
幼儿舞蹈是一种情趣的艺术体验,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主,从多方面让孩子认识舞蹈中的“美”;同时幼儿舞蹈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幼儿极为喜爱的一项活动。《纲要》在艺术领城中指出: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那如何让幼儿有感情的舞蹈,在舞蹈活动中感到快乐、享受音乐的美、启迪智慧、发展能力,并且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排练的任务呢?通过教学实践,我对幼儿舞蹈创编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动作发展水平着手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在《纲要》理念的指引下,根据幼儿年龄较小,骨骼较软,易变形;弹力小,易疲劳的特点,在创编时就要考虑幼儿对动作的承受力,注意动静交替,劳逸结合,尽量创编-些舒展开放、节奏鲜明、欢快的简单动作。幼儿的好奇心强,易模仿;所以在创编时要从生活入手,有一定的情节内容,采取童话、科幻、游戏特点的舞蹈构思,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因此,我在《欢欢喜喜过大年》时便加入了内容、情节,并且有人物角色的表演。孩子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故事的情节的深入表演,节奏的不断变化,他们跳着不同的动作,音乐虽然有些长,但孩子们始终很投人,动作到位,节奏准确,从一开始到最后孩子们一直表现出高涨的热情。
二、引导幼儿参与创编,体验创造的乐趣
孩子虽小,可是他们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剪纸时,你教剪花瓶,他们会剪出各种各样的花瓶;看图说话时,他们能说出让你目瞪口呆的言论;画画时,他们可以不画老师教的,而是自己想画的东西……让幼儿也成为舞蹈创编的主人,给他们一定的空间,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参与、去发挥。舞蹈本身就是用身体探索的,让幼儿张开想象艺术、创造艺术的翅膀!那么怎样引导幼儿参与创编呢?
1、感受音乐,创设在音乐中表演的环境
只有让幼儿充分熟悉音乐,感知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幼儿才可能将自己的情感融汇到舞蹈的表演中去,才可能有表情和动作的到位。确定主题,选择好曲目后,熟悉该音乐的旋律,并把舞蹈的内容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这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参与兴趣,还能促进他们对某个舞蹈动作的掌握。如《小毛驴》,在感受音乐后,我告诉他们:这是一位小朋友骑着毛驴去赶集,手里扬着小皮鞭可神气啦,可是半路摔倒了,弄了一身泥。孩子们听后哈哈大笑,个个跃跃欲试,因为他们了解了舞蹈的内容,并能跟着音乐做-些简单的动作,自然就有了学的兴趣。
2、让幼儿掌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创编方法
任何一种活动的发展都有其顺序性和渐进性,幼儿舞蹈的创编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尝试让幼儿掌握这一规律,便于学习应用。
(1)单个动作的创编
让幼儿先创编出单个动作,然后根据这一信息展开思路,变化出其他的动作。如《新疆集体舞》中,幼儿先创编出了单手摘葡萄的动作,接着我启发幼儿根据这一动作展开联想。随着形象的不断递进,幼儿创编出了双手摘,两手轮换摘,站、跳着摘等相似动作,并想到了分享收获、吃美食、庆祝喜悦等动作,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分句创编法
幼儿掌握了单个动作后,可选择舞蹈中的某一乐句创编。 如《可爱的小青蛙》,幼儿已经掌握了青蛙跳跃的动作,第一段幼儿听音乐 自由做青蛙跳的动作;第二段,表现青蛙游玩、听害虫的声音以及捉害虫的情节,可让幼儿自己创编。幼儿时而表现青蛙-起玩耍, 快乐游泳;时而竖起耳朵仔细听害虫的声音;时而勇敢的的跳跃捕捉,动作可爱稚嫩,却较好的表现了乐曲的内容,达到了教学目标。
(3)整首创编法
幼儿在前面已有了一定的创编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动作后,可让幼儿再次感受音乐,感受音乐的情节、情感进行创编。表扬创编具有创意的幼儿,并引导幼几学习模仿。幼儿的动作大都是无意识的拼凑没有一定的规律,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示范、重组,使幼儿的创编能完整呈现。
四、巧妙利用服装道具,营造舞台效果
幼儿舞蹈中的服装和道具对舞蹈效果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幼儿舞蹈的服装选择和道具设计不能掉以轻心。首先舞蹈的服装设计不能影响动作的表演,不能让演员戴太多的装饰物;幼儿舞蹈的服装应该突出幼儿的特点,色彩的选择及其搭配,鲜艳明亮,切忌大、繁、旧;整个服装的感觉应能体现儿童多彩的生活和阳光、快乐的积极心态。在道具的应用上,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大小适中。
五、积累舞蹈知识技能,全面提高专业修养
陈淑琴教授曾经说过:“舞蹈它是通过人体有节奏的动作、姿态,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是表演艺术,也是表现艺术。”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一些舞蹈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为幼儿服务。幼儿能通过教师的动作、表情来了解舞蹈所变现出的美,其动作是否优美、形象,表情是否丰满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教师还要对音乐进行理解,才会考虑如何把手中所掌握的舞蹈素材安排到音乐中去。那么,这些素材从何而来呢?来自平时对幼儿生活的仔细观察,对幼儿的了解,对舞蹈素材的收集,对幼儿自由想象的积累。
幼儿舞蹈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事业,它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舞蹈的创编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热爱孩子、熟悉孩子们的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的情趣和心灵特点,才能获得创作的好素材!总之,多学、多看、多听、多想、多做,才能创编出好的幼儿舞蹈!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专项课题“园本教研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立项批准号:Fjjgzx1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