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张伟
[导读] 随着新课标教学改革的发展,核心素养一词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都并不陌生,
        【摘要】随着新课标教学改革的发展,核心素养一词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都并不陌生,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是能够让学生们从生物这一门学科延伸出对其他学科也有意义的一项综合性教学改革。简而言之,就是改变生物课堂的教学形式,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从而能够让学生们在同样一节生物课的时间中学到更多不仅仅是生物的知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正文】在过去的教育体系中,将生物划分为理科学科,但学生们都知道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这也就代表着生物这门学科相较于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而言会有较多记忆的知识,并没有过高的逻辑性要求。所以学生们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每一次课程标准的改变,都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所以在新的时代对高中生物所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是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注重培养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应用生物的能力是当代新课标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一、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在过去传统的生物教学中,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由于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与其他两个理科学科相比而言所要求的逻辑性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让学生直接记书上给出的知识点。当今普遍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上课带领同学们一起了解课本内容,课下布置背诵作业,第二天上课的时候,通过听写或者提问来检查同学们的掌握情况。不可否认,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同学们的短期记忆,但是如果要让同学们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不遗落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还是需要教师改善课堂教学模式,从理解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鼓励培养学生们在学习生物时的兴趣,改变当今学生心目中,生物只需要背背就能够应付考试的错误理念。所以想要在高中的生物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生物学习的有效性。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具体策略
        2.1从教师出发,将课堂内容多样化
        上文中已经提到高中生物教学的核心素养包含的三个方面,他要求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加强学生们实际操作能力,任课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从自身出发改善教学模式,是利用高中生物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第一步。
        例如,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要想通过课堂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首先是要求学生们对于生物知识具有一定的兴趣,有想要学习生物的欲望,在兴趣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才能够保证改革之后课堂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可以将生物科普类节目的片段放到课堂中,引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也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已经成功的与生物有关的科研成果,激发学生们想要学习生物,甚至是成为生物学家的兴趣,同时也可以灵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多媒体的作用在课堂中发挥极致,多多向同学们科普生活中常见却冷门的生物知识,增加图片、视频、音频等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活动、改变上课氛围,让学生们不再觉得生物课只是看书、背书的单一形式,学习生物的课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索自然的课程。


        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课下实践型作业,观察自己家中一些食材或者是药品的成分表,找出其中所包含的氨基酸,看其中有哪些是人类所必需的氨基酸,又有哪些是人类非必需的氨基酸?并且氨基酸种类的不同是因为每个氨基酸的R基不同,这又会和氨基酸的结构联系,有机物的结构是化学的必修课,在学习生物的基础上,同时也加强了有关化学方面知识的记忆。
        2.2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拓展学生知识面
        众所周知,无论是小学,中学甚至大学而言,所学到的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且作用于生活的高中生物同样也是如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也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之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必然少不了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生物知识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之中,更让它进学生的生活,增进学生与生物之间的距离。
        例如,高中生物的必修内容,从细胞到遗传再到人体生活的环境向学生完整并且细致地介绍了生物发展的历程。一些听起来似乎非常陌生的专业名词,在生活中的应用其实已经非常广泛了,像“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发生砖红色沉淀”的实验。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单听“还原糖”这个词似乎感觉非常陌生,但是日常所吃的面食、水果甚至饮料中其实是包含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之下,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从日常生活中找一些实验试剂来完成这个实验,观察是否真的会生成砖红色沉淀。之后在学习蛋白质时,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人类之所以能够健康成长甚至具有各方面的特长都与氨基酸脱不了干系,所以某些氨基酸作为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是需要人们通过日常摄入来保证氨基酸含量的,对于家中有爷爷奶奶的学生,他们日常所吃的一些营养品大多都是来源于此。将所学习的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是最直观,并且也是最有效的渗透核心素养教学观念的方式,让学生们领悟,生物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正是人们生活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任何一项科学都离不开生活。
        三、基于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首先,对于学生自身而言,自然是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所学习的生物知识,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中,良好的个人核心素养不止表现在生物这一学科,任何一个细节表都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其次,对于教师团队而言,能够让他们有效地认识到自己在过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以怎样的形式基于核心素养改善教学模式。为高中生物教学体系甚至是高中整体教学策略得到一个良好改善贡献力量。
        【结束语】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是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对知识灵活运用。只有将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日后未来能让学生们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就是学生们核心素养的直观体现。在此期间,既能够让教师不断反思自己过去课堂中教学存在的问题,也能培养学生们自身对于生物课堂的兴趣,使师生之间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
        【参考文献】
        [1]何宁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71-72.
        [2]陈菊芳.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21):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