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职舞蹈教学工作也更加注重采用多元化的手段进行教学,为了提升高职舞蹈教学的整体质量,要求教师能够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当前高职舞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意识到高职舞蹈教学和普通院校舞蹈教学工作有着本质的不同,其应当以就业为导向,确保学生在接受专业的舞蹈教育后,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在后续的高职舞蹈教育教学工作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对教学手段创新优化,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因此,本文将围绕高职舞蹈教学教学的改革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影响高职舞蹈教育教学改革的各种关键因素,再提出促进高职舞蹈教育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高职舞蹈教育;教学改革;思考
引言:高职舞蹈教育工作应落实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出发点,实现对学生进行合理化引导和教学,促使学生加强对舞蹈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专业技能。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具备主动性和积极性,体会到舞蹈学习的价值和优势。但是当前在高职舞蹈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的各种薄弱环节有待完善,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教学改革,弥补当前舞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使舞蹈教育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
一、针对于影响高职舞蹈教育教学改革各因素的探究
当前在高职舞蹈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待完善,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本身对于处于高职时期的学生来说,自身存在着各种差异性,而且学习能力较为薄弱。高职舞蹈教学工作是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舞蹈基础,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加强对舞蹈的感知,但是由于学生自身的舞蹈基础参差不齐,在对各种舞蹈动作的理解以及记忆上存在着各种问题。而且对于教师教学工作来说,大部分都是在课堂中教学,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师的时间紧、任务重,并不能够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指导。第二,舞蹈教学和其他教学工作相比,有着一定差异性,要求在掌握各种舞蹈技能的同时,还要表现表达出自身情感。对于一个优秀的舞者最难把握的并不是各种舞蹈动作,而是舞蹈中所隐藏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时,不仅要加强对舞蹈动作的熟练记忆,同时还要对舞蹈的文化背景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却忽略了对舞蹈文化背景的拓展,以至于学生对各种舞蹈动作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第三,因为高职时期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弱,所以在学习时容易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节奏,而教师也未能够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缺乏耐心和信心,在这一教学背景下学生群体中的两极化现象越来越显著。第四,教师的专业性技能有待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着舞蹈教学的整体质量。而对于舞蹈这种注重实践教学的课程来说,更应当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由于当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针对于促进高职舞蹈教育教学改革可行性对策的探究
在经过上述问题分析后,我们也能够了解到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高职舞蹈教育也有的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其中主要体现在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够依据市场的需求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在注重培养提升学生舞蹈基础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舞蹈文化素养。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部分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工作依然受着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所以落实改革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在后续的高职舞蹈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注重从以下几点工作来落实改革。
(一)落实对高职舞蹈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优化
为了促进高职舞蹈教学改革应实现对教学内容以及形式的优化,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高职舞蹈教学自身所存在的特殊性,并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实现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出发点来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并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授课,确保学生主动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学习体验。当教师在对舞蹈教学内容选择时,一定要注重合理性,不仅仅要选择专业性较强的舞蹈内容,同时还要合理选择知识面较广以及专业性内容较多的内容,通过这种手段来显著提升课堂单位时间点的信息承载量,确保学生能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舞蹈知识,丰富自身舞蹈理论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确保教学内容具有可塑性,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合理改变和调整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自身的个性化需求。所以说,在舞蹈教学工作时要实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进行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实现对各种专业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让学生能够在通过舞蹈学习的同时获得更多其他领域的知识,落实体现出学生的情感价值。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可供高职舞蹈教育教学采用的手段是具有多样化的,而教师要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灌输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利用多样化手段进行教学。并且在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前,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掌握,再依据教学内容来合理选择教学策略。需要注意的是,本身舞蹈教学就是对学生开展各种舞蹈训练,所以在舞蹈训练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多元化训练手段,避免采用的训练手段过于单一,以至于学生对舞蹈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久而久之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要落实让学生从各种角度开展对舞蹈训练,提升舞蹈训练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实现在长期的舞蹈训练中让学生保持学习的欲望,积极融入到各训练环节中。
(二)注重组织一支专业高职舞蹈教育教学团队
要想落实高职舞蹈教育教学改革,应组织一支专业性技能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团队,教师是舞蹈教学的实施者和主导者,其专业性技能将直接影响着最终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具备专业的舞蹈基础,实现在教学工作中为学生传授各种专业知识,那么将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避免教学过程空洞、乏味,落实在舞蹈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开展正确示范。所以说,只有当教师具备良好的舞蹈综合素养,才会促进舞蹈教学的改革以及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学,教师要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加强对理论知识学习,并且具备良好舞蹈功底,还要提升自身职业修养以及综合素质,意识到自身承担着教师育人的责任和义务。在进行专业化教学的同时,不仅让学生掌握各种舞蹈技能以及理论知识,还能感受到舞蹈教学的形式美。
首先,为了促进高职舞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师要落实将舞蹈开展规范标准的示范,并且要具备良好的舞蹈表演能力。本身对于舞蹈教学工作来说,就是言传身教的过程,而且舞蹈就有着较强的技巧性,而教师的示范则变的至关重要,如果单凭进行口头授课以及理论性讲解,是很难让学生了解到舞蹈精髓的,因此在实际授课时教师应尽可能落实“身教”,通过利用各种肢体律动以及肢体形态转变来让学生加强感悟,从而深刻领悟到舞蹈中所包含的各种情感。教师也要注重提升自身舞蹈示范能力以及表演能力,将各种舞蹈知识重点以动态的形式进行传递,让学生在观看完教师的表演后,掌握各种动作要领,并全面理解舞蹈所体现出来的情感。
其次,高职舞蹈教师要具备职业修养。教师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并不是教书,而是实现育人。教师自身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三观”以及处事手段等,都将会对学生产生各种影响。因此,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修养,才能够在这一潜移默化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舞蹈审美观念,促进高职舞蹈教学的改革。
最后,教师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善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注重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并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吸引注意力,确保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到舞蹈学习过程中,对舞蹈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在对各种舞蹈理论知识讲解时,教师要确保采用凝练以及准确的语言,让学生掌握舞蹈理论知识的核心,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促进改革。
(三)积极转变当前传统高职舞蹈教育教学观念
高职舞蹈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取得良好成绩,同时要为我国培养更多具有舞蹈表演能力的优秀人才,让学生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来说,大多都从事具有专业程度较高的工作,而舞蹈专业的学生则将会从事和舞蹈相关的岗位,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应及时转变传统的高职舞蹈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在毕业之更好地胜任各项工作。要求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能够综合考虑当前社会对舞蹈优秀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实现舞蹈教学工作与时俱进,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
(四)构建专业完善高职舞蹈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舞蹈教育教学改革还应制定完善的课程体系,部分高职院校在舞蹈教学工作中依然沿用传统的舞蹈课程体系,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处理这一问题,教育部门和学校中的管理人员应重视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要求各教育部门参与到制定课程方案的工作中,并邀请该方面的专家以及学者共同为高职制定专业的课程体系,实现优化教育大纲,科学限定教育周期以及学位制度,通过这种手段在满足舞蹈优秀人才培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以及高职院校的个性化需求。另外,还要构建专业完善的高职舞蹈教育教学评价体系。针对于传统的教学评价来说,单纯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实现依据文化课成绩来评价学生自身水平的高低。高职时期的学生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文化科的管理,如果有学生违反学校中的规章制度,应进行相应的惩罚。舞蹈教学和传统的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在舞蹈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各种技巧以及动作的掌握,还要让学生融入情感,体会到各种舞蹈动作的内涵和精神。所以,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研究,制定专业合理的考核形式,像选择具有技术代表性的舞蹈动作来当作基础考核内容。
总结:通过上述问题分析,我们充分地意识到注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当前舞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要认识到高职舞蹈教学本身就具有着特殊性,而且处于高职时期的学生的个人能力参差不齐,而且采用的教学手段落后以及未落实开展实践教学。因此教师在后续高职舞蹈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落实对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优化完善、注重组织一支专业的高职舞蹈教育教学团队、积极转变当前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专业完善的高职舞蹈教育评价体系,实现从各个角度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自身素质,为确保高职舞蹈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强.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路径[J]. 艺术评鉴. 2018(13)
[2] 徐静.论高职舞蹈专业教学的有效方法[J]. 北方音乐. 2015(06)
[3] 李婷婷.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舞蹈专业学生的现代乐感教学应用研究[J]. 北方音乐. 2018(06)
[4] 张媛媛.浅谈高职舞蹈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改革[J]. 经贸实践. 2016(20)
[5] 李海涓.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中的复合型声乐舞蹈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01)
[6] 董江河.高职院校舞蹈专业教育更好地适应文化事业发展需求探析[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7] 贺小光.中职舞蹈专业学生素质提升之我见[J]. 艺海. 2012(07)
作者简介:
徐小雅(1995.10.25),女,汉族,籍贯:四川成都人,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助教),本科学位,专业:舞蹈表演,研究方向: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