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提高高校教务管理效率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胡玉玲
[导读] 社会在进步,高职院校看清未来发展的趋势,审视以往的工作模式
        摘要:社会在进步,高职院校看清未来发展的趋势,审视以往的工作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找到其中不足,基于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新课标来对教务管理模式做到改进,以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潮流,为社会各企业输送全能型的人才。教务管理可谓高职院校各项教学管理的纽带,也可称之为“中枢”,对人才的培养有着一定的促进效用,教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成为目前高校工作的重点。高校放眼未来,制定科学且合理的管理制度,使各部门间的联系加强,发挥出其应有的职能,同时及时转变管理的思维,巧用现代技术来做好协调工作,继而强化管理的效用,提升整体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互联网+”;教务管理;效率;提高;策略
        高校的教务管理与院系的领导、参与授课的教师和全体的学生有着极为频繁的联系,是各部门间沟通的桥梁,在协调等方面有着一定价值,是承上启下的纽带。“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的教务管理开始凸显出诸多的问题,虽已有所改进,但仍无法及时满足时代的需求,故高校及时反思,结合当前社会的环境,转变以往陈旧的管理思维,认识到教务管理是高校得以前行的关键环节,与教学质量和校园的秩序直接挂钩,开始探究多种能够提升教务管理的途径,做到高质高效。
        一、制定管理制度,调配部门职能
        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高效开展教务管理的先决条件,是各项工作强有力的护盾,突显教务管理的实效性,满足新时期下学生的真实需求。“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对相关的法律做到较为全面地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与当前形势相契合的科学且合理的教务管理制度,同时考虑到未来的前行方向,建立微信或QQ等管理群,对各部门职能做到切实有效地调配,使工作环节皆与学生的成长规律相符。该制度应涵盖多个方面,例如,学籍的管理、各科考试、课堂教学、反馈及奖惩等主题管理,还应涉及毕业管理,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健康等学生管理,使之与信息技术做到结合,通过校园网、微信、QQ群等软件宣传法制理念,。实践中,教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下能够“有法可依”,面对违法的行为做到“必究”,彰显管理的效力,以极强的法律意识来感染校园和师生,让其明白行为失范或不遵守制度所带来的严重性,继而保证高校教务管理效率在相应程度上提升。
        二、转变管理思维,展现协调魅力
        社会进步的前提下,高校教务管理应体现出其服务性,坚守以人为本的信念,站在师生的高度去考虑,使各工作环节皆为其而服务,让长期的学习展现出高效,确保教学水平不断的提升,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凭借极强的责任心,转换管理的思维,与师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寻找到其中所遗留的问题,结合实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有解决方法,展现管理中的协调魅力,切实有效地保障师生应有的利益。教务管理工作较为繁琐,涉及的内容也多,教务人员需饱含主动性,带着责任心去进行服务,确保各工作环节的细致化,直捣教学所遇问题的根源,寻找到切入点将其突破,对学校的形象有着较好地影响,这正是教务管理科学且有效地体现。高校通过信息技术使教务管理工作融入到日常的课堂及校园里,使师生对该项工作有着新的认识,继而更为配合,彼此的关系极为协调,提升教务管理的效率。


        三、巧用现代技术,强化管理效用
        新时期下,高校巧用现代技术建立起教务管理的工作网络,通过多种方式来强化管理的效用。 实践中,教务管理人员将工作的方向、近期需要达到的目标、管理的措施等在网络平台进行展示,让师生较为直观地接收到相应的信息,有意识地规范自身的行为,教师也以此为方向对授课进行调整,从中找到不足,使之教学的效率得到改善,突显出高校各专业的特色。高校的教务管理中会出现诸多的信息,需要进行整合与归类,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前行,通过计算机的网络系统来对各种资料做到收集与后续的快速分析,使以往繁琐的工作流程得到优化,节约人力,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到新课改的实施中。高校随之对以往的设备进行更新,以迎合“互联网+”背景下教务管理工作的需求,提升编辑整理的效率,对资源共享,确保各种部门的沟通,教务管理的时效性突显。
        四、增强工作能力,提升专业素质
        教务人员需有着新时期下的理念,不仅要懂教育,更应选用极为有效的管理方法,这是教务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的基础动力。新课改的进行中,教务管理人员将高校教育和现代化的管理进行结合,抓住高校课程的特点,考虑目前的教学计划,探究学校所使用的规章制度的不足,通过信息化技术来做到切实有效地分析,掌握各环节间的潜在联系,使教务管理的工作突显出针对性。教务管理的各项工作都经由教务人员来执行,那么工作能力应在“互联网+”背景下做到增强,使之专业素质逐渐提高,这直接与高校整体的教学水平挂钩。高校利用当下网络的优势,通过资源的共享来宣传爱岗的理念,弘扬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感,加强教务人员间的沟通和师生的反馈,使协调工作有效。高校为激发教务管理人员的进取心,通过专题会使之看到自身能力的不足和管理方面的一些缺陷,在互联网资源的使用下增加知识层面,敢于创新工作,凭借健康的心理去应对"互联网+"背景下可能在教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高校组织教务管理人员参与多样化的培训,使之对信息技术更为了解,在后续的工作中熟练运用,对资源分享、信息整合和反馈的收集等操作更为熟练,业务能力提升。
        结束语:
        素质教育的提倡下,我国对各学校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时的教务管理便彰显出其独有的效用,以使教学模式得到切实有效地改进,对教学的秩序做到维持,给学生创建出阳光向上的全新环境,使之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务管理工作愈发复杂,也略显繁重,工作人员需凭借先进理念,巧用信息技术来调配各部门的职能,将工作视为服务,使学校与师生间的关系更为协调,做到共同的前行。高校教务的管理人员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当前的工作,通过互联网思维来创新管理的手段,跟上时代进步的潮流,使管理的模式更为新颖有效,保证后续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建设研究[J].方敏.中外企业家.2020(16)
        [2]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宋海燕.内江科技.20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