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十分深远,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小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改善当前小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足与缺陷,还可以推进教育领域的改革进程,实现小学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人工智能在小学教学中的个性化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小学教学,个性化,应用
在信息化时代下,社会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人工智能指的是由计算机科学、语言学、信息论、控制论等多种学科综合发展的一门前沿学科,可以赋予计算机系统以人类的知识和行为。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小学教学中,可以有效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个性化教育,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之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人工智能在小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一)智能教学系统
人工智能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体现在智能教学系统的应用方面。首先,智能教学系统的应用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理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资源的及时获取来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其次,智能教学系统的应用非常注重智能主体技术的应用。而这种技术的应用就可以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通过个性化教育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再次,以网络为基础的分布式智能教学系统是未来智能教学系统的发展趋势,它可以让学生直接在虚拟的环境中展开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最后,智能教学系统的应用,可以通过智慧化的学习平台将全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进行全面而精准的记录,进而让教师在有效把握每一位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分层教学和精准教学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1]。
(二)智能网络组卷阅卷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无纸化考试已经成为小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考试形式。无纸化考试主要包含通过计算机建立和管理题库、选题组建以及考试、阅卷等环节,与传统的纸质考试形式相比,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保密性增强、试卷一致性更高。并且,网络试题库还可以将众多教师编写的经典习题进行有效的搜集,实现众多一线教师劳动成果的集中与共享。而这,正是考试试卷质量不断提升的有力保证。另外,基于人工智能的阅卷系统,还可以对试卷进行有效的识别,降低人为因素而出现的错误几率,实现阅卷流程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
(三)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在小学教学中,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专家系统的有效应用来保证决策支持系统对决策问题的描述性知识、决策过程中的过程性知识、求解问题的推理性知识等人类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然后利用严谨的逻辑推理来更好的解决各种决策问题。目前,应用到小学教学中只能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有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数据库、第二模型库、第三方法库、第四人机接口、第五智能部件。近几年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已经在小学网络教育方面表现出了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2]。
(四)智能仿真教学系统
智能仿真教学系统是人工智能技术与仿真技术的集成化体现,将其应用到小学教学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专家来实施建模、设计实验、理解与评价方针结果等步骤,是传统方针模型与建模方法的创新与优化。也就是说,将智能仿真教学系统应用到小学教学中,可以在最大限度节省人力成本与物理成本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教学课件的开发与设计,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人工智能在小学教学中的个性化应用优势
(一)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人工智能在小学教学中的个性化应用,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反馈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家长就可以直接利用网络或者手机等人工智能工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特点。
而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动态进行有效的分析,针对性的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内容,为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保证[3]。
(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人工智能在小学教学中的个性化应用,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估,然后通过海量数据的分析明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针对性的个性化学习计划,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人工智能在小学教学中的个性化应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人工智能具有以下几大功能:第一语音识别功能、第二图像识别功能、第三文字识别功能、第四机器翻译功能等。这些功能的应用就可以直接完成作业的批改和学生答疑,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都集中到有效知识的学习方面,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当下最流行的小猿搜题软件、作业帮软件等都可以利用手机拍照来进行作业题目的上传,并与题库进行对比,完成学生答疑。
(四)降低教师的工作压力
人工智能在小学教学中的个性化应用,可以降低教师的工作压力。首先,人工智能可以将一些抽象性的知识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并生成可视化的教案,让教师不再受到重复备课或者手工备课的困扰。其次,人工智能可以对一些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等进行处理和加工,进而对教师进行智能化的引导,让教师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4]。
三、人工智能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劣势
(一)弱化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虽然人工智能可以使计算机具有人类的知识和行为,但是它的本质依然是一种机器,没有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和情感。也就是说,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都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但是却无法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无法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产生积极的作用。要想改善这一点,就必须要充分意识到教师的作用,确保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充足有效的情感交流。
(二)人工智能技术有待进一步发展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水平有限,使得其在小学教学中的个性化应用并不理想。首先,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与语音识别等技术的应用精准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其次,人工智能与小学教学的融合还面临着很多阻碍,还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实现完全的融合。
(三)无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启发和价值观塑造
人工智能在小学教学中的个性化应用,虽然可以不知疲倦的工作,公平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但是小学教学是一种启发智慧、塑造正确价值观念的职业,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科学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批判思维训练,增长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所以,我们需要理性的看待人工智能在小学教学中的个性化应用,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辅助教学作用来促进小学教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5]。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教学系统、智能网络组卷阅卷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以及智能仿真教学系统等的应用方面。其应用表现出了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教师的工作压力等方面的优势,有着极为光明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刚要,梁青青.人工智能的教育哲学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20,(6):1-6,64.
[2]吴河江,涂艳国,谭轹纱.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风险及其规避[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4):18-24.
[3]熊媛,盛群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问题的思考及建议[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0,(5):21-24.
[4]李福华,年浩,张家年.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论纲[J].现代大学教育,2020,(1):1-8.
[5]肖睿,肖海明,尚俊杰.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前景、困难和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0,(4):7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