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创建一些生动的教学情景,为同学创建一个灵活多样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水平。本文就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状况,重点探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情境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将会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课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角度入手,给学生创建不同的教学情景,结合实际生活,把实际生活与信息知识相结合,通过开发情景教学资源,给学生创建高效的课堂,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通过教学情景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产生兴趣的同时,更加容易理解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吸收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信息水平。
一、开发利用故事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建故事情节,满足小学生认知特点。在开发和使用故事教学情景过程中,需要把具体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也就是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刺激学生感官,把信息技术教学知识与故事相结合,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在开发和利用故事情景教学过程中,故事情节设置需要与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相结合,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下,给学生收集一些相关的故事和动画,通过学生观看,让学生在无形中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技能[1]。例如,在讲解关于Logo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把故事教学情境融入其中,给学生编造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带领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中都会有一些关于动物自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如以小兔子为基础,根据小小兔子的形态、动作进行logo设计,通过把logo中前进、后退、左右转等指令相结合,能够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举办小动物运动会”角度入手进行教学,便于学生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之后教师把“龟兔赛跑”故事引入其中,让学生猜测哪个小动物会赢,并且结合故事情节进行设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把故事情节融入到教学中,开发和利用故事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无形之间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学习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
二、开发利用游戏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喜欢玩是其天性,没有哪个小学生不喜欢玩。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效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正确引导,将学生玩游戏同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结合起来,那其智力会在玩中得到有效开发,也在游戏娱乐中掌握计算机知识,从而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入游戏,就能快速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好玩的天性比较强烈,没有哪个小学生不喜欢玩。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把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戏融入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实现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并且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把游戏融入到其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水平[2]。例如在讲解关于计算机绘画相关知识点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绘画技巧,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装扮新年》的游戏,在游戏中,给学生准备各种礼物和装饰品,这些礼物和装饰品可以利用鼠标进行随意摆放,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进行创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整个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通过游戏教学,不但能够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图形移动复制等计算机操作技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无形之间掌握图形基本操作技能,完成教学目标。再例如在学习关于卡通拼图的相关内容时,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参与到拼图游戏中,让学生对网站布局有深入地了解。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教学内容灵活的引用其中,为教学活动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开发利用提问教学情境
大部分学生对新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调动学生探索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巧妙地设置教学问题,学生在问题探索中获得基础知识。提问教学情景也就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例如在讲解关于制作幻灯片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把艺术字功能插入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前向学生讲述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并且引导学生自主尝试探究,通过教师的提示,在插入菜单中找到图片相关指令。在这种方式下,能够让学生快速地在插入菜单中找到图片指令,让学生掌握插入技能。但是在学生学会插入操作后,将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如怎样才能对艺术字进行加工处理[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发挥学生思维想象力,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尝试,部分学生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一同讨论,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不但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今后学习和成长提供帮助,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为了保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给学生创造不同的教学情景,通过开发和利用教学情景,引导教学工作有序进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保证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映玲.创客教育视角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探索[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6):38-43.
[2]仲毓.浅析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课的深度融合[J].新课程研究,2019(30):80-82.
[3]林青.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深度融合的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5):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