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习美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小学美术在小学生的学习阶段越来越重要。但是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美术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使得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只能局限于课本知识,限制了学生对美术的想象力,导致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不明显。所以教师需要寻找有效的措施,解决现有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想象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常见问题以及应对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常见问题;应对
引言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的要求和目标。美术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学科,是学生学习基础的美术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和完善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以往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和家长对美术教学重视程度还不够。这影响了美术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教师要认真分析小学美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需要把美术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美术学科,用专业的美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有动力学习美术。另外,美术教学应以学生的感受为出发点,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奠定学生的美术基础。(2)发挥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容比较宽泛,并不单纯集中在绘画方面,还包括手工等内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构图方式,感受到线的柔和、尖锐、稀疏和密集。教师除了讲授课本上的内容,还应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美术作品。
二、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小学美术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采取的示范性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般在讲解美术理论知识的时候是结合美术教材进行说明的,主要是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而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被动的接收体,对于学生而言是他的教学内容是枯燥无趣的,丝毫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的影响到了同学们对于美术绘画的异性去以及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同样也使得同学们的想象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课堂上,同学们都是跟随着老师的角度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接受着老师的想法,并没有去主动进行思考,主动去构想创作,这时的美术课程变成了美术老师的独秀。
(二)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力量,对于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来说也是如此。但是就目前看,部分学校的美术学科专业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部分教师带的班级比较多,甚至跨年级进行教学,教学负担较重。这会影响教师的上课状态,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同时,一些学校虽然设置了美术课,但是由于专业师资的短缺,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美术教师,这样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另外,受客观条件的制约,部分小学美术课更多是教师讲授、学生赏析,学生动手参与度不够,也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三)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实际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真正获得的美术技能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而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虽然能够为学生创造美术学习的机会,在教学中也十分细致,但是容易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一味地按照条条框框完成美术作品。美术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发挥自身独特的想象力创作美术作品,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当前,部分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课堂教学,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缺乏主动获取、主动思考的过程,习惯性地模仿教师和课本上的作品,难以发挥自身的创造力,缺乏创造性思维。
这样的模仿学习适用于低年级刚刚开始学习美术的学生,但是当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能和技巧后,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尝试发挥想象力开展独立创作,在绘画过程过程中思考和创新。
三、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遵循教学规律,使用灵活化的教学模式展开美术课堂的教学。第一,创设情境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分析。第二,开展活动教学法。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上组织小活动,展开学生之间绘画技巧的比拼,使学生通过娱乐的形式完成整个教学。但是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围绕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使学生在娱乐的同时也能提高创造能力。
(二)推进师生交流互动,发掘生活素材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根据教师的引导联想起自身的生活经验,教师应根据该特点,通过联想、想象、巧设提问、小组讨论等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天性、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充分发挥。如在教学“画汽车”时,有的学生画出了船的造型,而且还可以在水陆空三个空间自由行驶,教师通过细心提问,肯定学生的想象力,然后围绕这幅画进行进一步的内容拓展,鼓励其他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自己理想的车的造型。以学生的作品作为新的教学素材,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转变观念,加强对美术教学的管理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教育者要全面构建课程体系,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这样才能够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要根据国家课程要求,保证美术课程按照要求开设,保证课时量,安排好教学进度。对于缺乏专业教师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部门申请补齐;对于部分教学能力较为薄弱的教师,应要求其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满足教学需求;对于全体美术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保证其学习、培训力度,使其能够胜任岗位要求,同时强化对美术教学的规范管理,按照课程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样才能够使师生充分重视美术课堂教学。当然,学校也要重视考评环节,把美术课程纳入期中、期末考试,这样才会提升学生重视美术的程度,家长才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学。
(四)减少对课本的依赖
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依赖课本,实施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会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会逐渐降低。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让学生的学习心理从“跟着教师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这样学生就能调动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克服畏难心理。
结束语
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总结并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正,才能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和审美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刘梦婷.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S2):72-73.
[2]庞影.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224.
[3]韩苗.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探究[J].科普童话,2018(26):34.
[4]朱晓磊.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8,9(04):132-133.
[5]诸初华.浅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