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赵金龙
[导读]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的重要阶段。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的重要阶段。在高中的班级管理之中贯彻民主化的管理理念,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管理的机会,对于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很好的帮助。但是在当下的教学实际之中,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贯彻落实情况却并不理想。本文分析了当下高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现状,探讨了提升班级自主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实现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班集体的建设中来。同时,自主管理模式的应用还可以改变以往班主任事无巨细的工作模式,有效的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可是因为种种方面的原因在我国高中的实际班级管理之中,自主管理模式的实际实施情况却并不理想。
一、高中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班级评价体系的建构不够科学:很多学校在开展班级评价工作时过分的关注学生表面化的行为,缺少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深层次关注。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校在开展班级评价时将分数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标准,这使得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之中缺少贯彻落实自主管理的动力。
(二)班主任对于自主管理的理解不够透彻:自主管理的价值大家都能够予以肯定,但是在实际的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执行过程之中,不少班主任把握不好自主管理的限度。有的班级的所谓自主管理,就是将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各个班干部,没能真正地让班级之中的大多数学生参与进来,有的班主任在实施自主管理模式时,则采用完全的放养式管理模式,缺少了班主任的参与与引导,学生们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之中很容易出现方向性的错误,反倒降低了班级管理的效率。
(三)学生缺少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与兴趣: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一直在成长的过程之中充当一个“被管理者”的角色,缺少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不少学生也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上。
二、提升班级自主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研究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首先明确基础教育的目的并举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应当帮助学生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来实现综合全面的发展,成长成为符合新时期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因而传统的保姆式管理模式是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发展的需要的,必须要在教学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同时,班主任还应当认识到,想要在班级内部真正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化管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因而班主任教师要主动转变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绝对权威形象,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设出一个“人人可以表达”的班级氛围。
(二)让学生参与到班级规定的制定过程中来
        实施高中的班级自主管理,应当从班级规定的制定环节开始,由学生们自主的完成班级规则的建构过程。这种班级规则的建构方式,可以使学生们在执行相关规则时更加有动力,也会使得学生更愿意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之中。笔者所在的班级之中,几乎每一项涉及到奖惩的班级规定都是学生们自主设计研究的。例如,在设定“自习课违反纪律的惩罚措施”时,笔者会在班会上安排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的探讨相关的制度细则。之后,笔者会安排每个小组的代表走上讲台阐述本组的具体措施以及制定理念,我则负责引导各个小组的的学生们彼此之间达成共识。这种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建构的规则,对于培育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有着很好的帮助。在实施之后,笔者所在班级的自习课情况也有了明显的好转。
(三)班级自主管理落实到人,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实现切实地参与
        班级自主管理并不是将班级交给班干部来管理,而是应当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班级管理的活动中来,在班级管理的活动之中深化对于班集体概念的理解,培育自身的自主管理能力。笔者在开展班级自主管理时,会将本班级的自主管理任务进行细化,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给学生们安排不同的职位。例如,笔者会安排自习课纪律较差的同学为班级的自习课,在自习课时坐在讲台上,监督大家的纪律情况,这样学生。在笔者的班级之中,有的学生专门负责课间操的管理与监督,有人专门负责班级文化墙的建设,有人专门管理班级的日志,负责记录班级一天的活动情况。“人人参与、人人管理”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使每一名学生都负责了一部分力所能及的班级任务,在减轻班主任负担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班级参与感。笔者还会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之中采用轮岗制的班级管理方式,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干部职务并不设置一个固定的人选,而是由学生们轮流来担任,甚至连班主任的角色,笔者也会教给学生,让他们来轮流的尝试。学生们在实际的体会之中,认识到了“管理者角色”的不易,很好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学生对于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抵触情绪。
参考文献:
[1]吴福斌.自主管理角度下的高中学生管理研究[J].学周刊,2019(26):175.
[2]曾丽燕.班主任实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途径分析[J].教书育人,2018(04):62-63.
[3]许红霞.自主管理角度下的高中学生管理方法创新[J].成才之路,2015(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