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除了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情况之外,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德育教育中。因为德育是一个学生成才的关键点,过度关注智育教育可能会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情况,因此也需要平衡德育的重要性。在以往的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一些方法、模式等问题,需要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进行创新呈现,在德育工作中发挥出作为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成就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创新
引言
德育教育的核心点在于“德”的树立和培养,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渐渐地接受着这个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其中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由于学生年龄和阅历的不足,导致他们很容易被消极的价值观所误导,因此初中班主任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利用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去给学生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的意识形态,在思想品德方面培养独立的人格,与智育教育结合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对于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不足之处的思考
(一)德育工作流于表面,针对性和实践性不足
班主任作为管理一个班级的主心骨角色,应该在德育工作中给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的良好结合。但是现在有一部分的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将德育教学的过程想的过于简单化,认为只需要给需要进行理论知识的传递,学生就可以明白并且能够很好地接纳班主任的意见。与这种想法相左的是,初中学生对于单纯理论化的德育培养方式并没有很高程度的理解力,如果不能利用更加实际化和针对性的方法,德育工作很难顺利推进下去。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家校联动性较弱
虽然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需要担负起很大的责任,但是德育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培养过程,依靠班主任的在校管理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一些班主任虽然非常认真负责地开展了工作,但是收获的结果却不理想,学生普遍的思想道德水平还是难以有效的提升,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还没有加强。这也是班主任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个误区,忽视了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德育教学渗透。班主任疏忽了对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理念传递,应该使每个学生家长都能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提起高度的重视性,在家校的联动中不断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开展德育培养的共同协作[1]。
二、班主任利用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德育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一)遵循个性化教育原则,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工作
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常常采取的方法是一种统一性、普遍适用的德育教学模式,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这样程式化的教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作用,但是面对着一个班级几十个性格各异,程度不一的学生,这样统一教育的方式显然是不足的。要进行德育工作的创新,班主任就必须意识到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这与他们的个体思想品德的水平是直接挂钩的,只有对学生具备充分的了解,才能够找出最有针对性的德育方法。例如,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错,自尊心比较强,但是在学校的纪律意识淡薄,也存在一些不诚信的行为,这种情况下,班主任不能单纯地进行批评教育,而是给他们建立起道德教育,对于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的重要性,必要时可以引用一些案例增强说服力,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有才有德的人。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用实例深化德育教学主题
现在的初中学生都热衷于追星,这是因为他们能够从自己的偶像身上看到不一样的闪光点,从而成为他们前进的方向和学习的榜样,这样的心理力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促进作用。因而,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资源的索取和传播的速率非常快,班主任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道德楷模,通过他们的案例中提取出在思想、道德和成就方面的崇高性,作为鼓舞学生提升道德素养的精神力量,用他们的行为来感化学生,让他们能真正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产生由衷的敬佩[2]。例如,每年都会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这些人在孝敬老人、拾金不昧、诚信待人、坚守岗位等各个方面都有其突出的贡献,这种精神层面的高度是指引学生提升自身修养的榜样力量。
(三)建立德育奖惩评价机制,与家庭教育联合加强生活渗透
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要建立起明确的奖惩评价机制,对于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缺乏道德素养的思想和行为要及时进行制止和批评,“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在日常生活中一次不起眼的撒谎、给其他同学起外号、排挤内向的同学等行为都是在为道德层面的崩塌进行铺垫,这种行为并不是小事,作为班主任更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不顾,任其发展,而是需要运用惩罚手段的时候就必须严厉打击学生中的这些行为。此外,除了校内的德育管理,班主任还需要给家长开展德育教学座谈会,使每个学生的家长都能够了解正确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科学的方法,只有家校一体才能够真正实现德育工作的生活化渗透,切实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
三、结束语
对于班主任来说,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是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班级内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就需要不断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反思,革新不合时宜或没有效果的德育工作环节,运用创新理念去探索更多的可行性工作模式。建立起初中学生的行为规范,纠正不良恶习,明确立德树人的目标才是真正负责任班主任工作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邓彩燕. 感化与坚持-浅谈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8, 000(001):556-557.
[2]张静. 新时代下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J]. 新课程(中学),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