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重要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谢中明
[导读]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工作,初中班主任应该重视德育工作。在教学中应用德育教学理念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初中班主任应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有针对性的进行增强教育和指导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重要性,具体内容见下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心理沟通

        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主任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多关注学生的成长发育需求。心理沟通能够使初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班主任是中学生的引导者,应该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落实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初中班主任结合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能够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因此结合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在课程中渗透德育内容,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以及全面发展。
1.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存在的缺失
        部分初中学校仍然重视应试教育,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学校教师面临的压力比较大,因此忽视了德育教育。部分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能力不强,无法正确的引导学生,大部分班主任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教学,传授教材知识,不关心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并且自身知识结构不完善,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迷惑之处,班主任无法给予清晰的答案。素质教育要求现代教学转换教学观念,以德育教育为主,部分教师比较注重讲解教材的理论知识,没有落实等于教育,导致学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对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初中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有效途径
2.1 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制课主要负责德育教育的开展,但是,德育教育教学要求,结合其他文化课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鼓励学生自主组织竞赛活动提高学生能力,统一培养学生的学习与行为能力。初中班主任在自己负责的学科中,也应该融入德育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1],并学会搜集资料,讲述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教师在完成对课程内容的讲解之后,应该对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由问题上升到精神,循序渐进的引出所学内容的重点,使学生了解德育因素,进而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使用网络等现代科技进行德育教育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现在的网络平台比较多,初中班主任有效的利用并开展德育教育,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在节日期间,班主任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节日的由来与含义,丰富学生的知识,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分享国家的重大新闻,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班主任应该学会使用网络等现代科技开展德育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效率,促进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2],并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的认知自己,形成乐观向上的优秀品格。
2.3 加强情感教育,注重心理沟通
        关爱学生,找到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是教学中的重要工作。班主任应该重视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中学是学生产生心理疾病最多的阶段,严重能够威胁到学生的生命,班主任多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交往中出现的矛盾,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中学生培养各方面的素质,对于学生思想以及情感上的难题,班主任应该多加倾听学生的想法,引导中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扰,避免中学生发生个人思想的偏离。
2.4 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班主任应该灵活的开展德育教育,初中是学生的身心发展关键时期,身边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班主任的言行以及对事情的处理方法也会影响学生的处事原则[3],因此,班主任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自身多加因素,提高对自身的要求,言传身教感染学生,对于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应该及时的进行引导,德育工作更加科学化以及合理化,能够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班级的环境卫生的管理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班主任可以针对环境卫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义务,并主动的带领学生维护好班级环境,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促进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养成。
2.5 把握教育机遇实施积极引导
        各种教育途径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心理沟通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班主任应该全面的实施和推进心理沟通,把握住开展德育教育的时机,改善学生的成长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氛围,还可以减轻学习压力,使学生接触到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同时班主任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了解学生的不良习惯,并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使学生自觉的抵制不良习惯,而且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使学生的心灵素质得到锻炼,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结语
        中学时期属于学生的叛逆时期,作为班主任,应该适当的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学学生的生理与生理正处在发育和发展阶段,而且面对着的竞争比较大,在与人交往中也有着一定的压力。班主任是中学生的引导者,应该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落实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参考文献:
[1]邱敏.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重要性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1):124-125.
[2]杨建军.谈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重要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6):94-95.
[3]高美君.心理沟通与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关系及落实策略[J].科学咨询,2019,(37):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