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白沙先生提倡:教育的核心是道德教育。由此,在中学教育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并且要在白沙文化的引领下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展现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帮助中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情感价值观,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笔者是一名初中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较为关注德育教育,本文主要是针对白沙文化引领下,中学分层德育教育展开分析,希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白沙文化;中学;分层;德育教育;方法
白沙文化是江门侨乡文化中的重要精神财富,陈白沙所提倡的文化思想主要为爱国、民本、孝忠,这些都是中学生需要去继承、弘扬的。在当前的中学德育教育工作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部分教师还是习惯于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缺乏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无法帮助学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行为举止,不利于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针对以上问题,中学教师需要在白沙文化引领下,开展中学分层德育教育,这里指的分层教育主要是对学生开展多层面、多角度的德育教育,让学生成为一名爱国、爱生活的人,拥有一颗赤诚的感恩之心,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
一、在中学分层德育教育中引入爱国教育
陈白沙是明代知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理学家,人们把他称之为“白沙先生”“圣人”“大儒”,陈白沙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由此,传承、辩证吸收陈白沙文化中的优良价值观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端正中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拥有一颗感恩之心。爱国、民本是陈白沙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这四个字也贯穿了陈白沙先生的一生,不仅体现在陈白沙先生的文章中,还体现在了陈白沙的行动中,由此,在中学分层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贯彻落实爱国、民本教育内容。首先,学校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浓烈的爱国教育氛围,在各学科教育活动中鼓励教师自主渗透爱国教育,定期开展一些爱国教育实践活动,无形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其次,学校要在爱国教育工作中寓情于史、寓情于景、以情感人,让学生去了解陈白沙先生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意识到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为社会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教师需要科学、合理运用当前的网络平台,在学校的德育教育网络平台中定期上传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鼓励学生去多多阅读、学习,了解我国更多的革命故事、爱国故事,无形之中激发中学生的爱国情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主题班会活动,为学生展示一些爱国影视作品、图片、故事等,让学生去思考、感悟,更好地继承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把爱国精神落实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中,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二、引入陈白沙孝忠文化,开展感恩德育教育
孝和忠属于成白沙孝忠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孝”主要是体现出“孝悌出于天性”的孝敬之心,“忠”主要体现出的是“ 士不居官终爱国”思想感情,孝和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主要简历在普遍的、浓烈的“爱心”之中,由此,在中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学校需要开展感恩德育教育,让学生拥有一颗爱父母、爱亲人、尊敬他人的心。更好地继承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首先,要想让孝忠文化德育活动顺利开展下去,需要一定的校本教材作为重要支撑,中学生的校本教材内容要把“孝忠文化”作为核心主题,在校本教材的内容编排中需要满足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让学生遵守日常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做到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让初中生在社区做一个好公民,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同时,还要设定“孝忠文化”为主题内容的校本教材,其中可以有综合实践活动、感人故事、古今典故等内容,让学生能够学会感恩生活中的一切,做到传孝、行孝、学孝,成为一个品质高尚的学生。
其次,需要在各学科教育活动中渗透孝忠文化、感恩教育,仅仅凭借一两节德育教育活动、主题班级活动是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由此,学校需要在各学科教育活动中渗透孝忠文化、感恩教育,让课堂学科教学活动成为践行孝忠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引导学生去学习过程中深刻理解孝的内涵、忠的做法。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育人功能非常强的学科,在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就可以无形之中渗透孝忠文化内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孝忠教育素材,让学生通过学习现代伟人的孝忠事迹、孝忠故事,来全面、深刻学习、践行孝忠文化。初中语文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中包含的故事、文言文内容比较多,都可以作为渗透孝忠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个人都是孝忠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同时也是孝忠教育工作中的典范者,学校需要在各学科常规考评中融入孝忠教育内容,以此来提高各科教师参与孝忠教育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这样才能够让孝忠教育工作顺利实施下去,潜移默化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心灵、提高自我,成为一个有孝心、有道德优秀学生。除此之外,在各学科教育活动中渗透孝忠教育,需要多多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拥有规则意识、优秀行为习惯,学会做人与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三、实现白沙文化和校园文化深度融合
校园文化属于体现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教师、学生道德风尚、文明素养的整体反映,由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融入白沙文化,构建浓厚的孝忠校园文化氛围,彰显文化育人理念,展现出“以德育人,以人为本”的校园风格,营造一种白沙文化气息,让分层德育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下去。学校可以着重在教室、橱窗、走廊、墙壁中多多布置一些“白沙文化”内容,可以是诗词歌赋、名人警句,也可以是古今图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立“白沙文化大厅”,让白沙文化理念深深地融入到初中生的内心中,无形之中影响着初中生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白沙文化光荣活动,选举“白沙文化教师”“白沙文化学生”等,同时在学校的公告栏中附加一些“教师风采”“优秀学生”“优秀班级”等内容,创建优质的白沙文化空间,这样更贴近、符合初中生的实际生活,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碰撞学生心灵、启迪学生人生智慧的目的,潜移默化影响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的优秀榜样,教师要做到言行和蔼、谈吐大方,穿着要得体、大方、简洁,这些都会无形之中影响到学生树立优良品质。在各项教育活动中,多多引入一些白沙文化,让学生对白沙文化本质内容有更多的了解,同时,再结合学生所感兴趣、熟悉的实际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感恩、孝顺的人。
结语
总之,在中学的分层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引入白沙文化教育内容,同时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分层,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多角度接受德育教育,从中真正有所感悟与学习,成为德育教育活动的主体对象,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在具体的分层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引入感恩教育、孝忠文化教育、爱国教育等,这些都是陈白沙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体现,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提高中学分层德育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洁琼,孙玉丽,张永久. 分层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02):64-66.
[2]孟祥林. 分层教学与教学过程最优化:从中日美对比论我国的策略选择[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04):60-66.
[3]彭怀祖,杨建新. 基于分层教育理论的榜样教育实效性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10(11):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