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智慧教室,建构个性数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徐志新
[导读] 智慧教室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
        摘要:智慧教室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有着极强的应用价值,便于实现趣味导入,增强师生互动,收集反馈信息,建构出个性的课堂,驱动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在本文中,本人介绍趣味导入、师生互动和收集信息这三种应用智慧教室建构个性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慧教室;个性课堂;应用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驱动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要求,并要求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开发教学资源,应用多样手段,建构个性课堂,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平台。基于此要求,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尝试应用智慧课堂,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创设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实现个性发展。立足智慧课堂的特点,我在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借助以下策略对其进行应用:
        一、高效备课,趣味导入
        正所谓有备无患。课堂教学活动的个性实施,是以教师有效的备课为保障的。智慧教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实现高效备课提供了保障。因此,智慧教室可以借由网络平台,为教师们展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学案例、教师视频等。教师在获取这些教学资源之后,可以联系自身的教学经历和教学实际情况,整合、优化,设计出符合教学所需的教学活动,借此提升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同时为实施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以《圆》为例,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我利用网络渠道,搜集了诸多的教学案例,发现很多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在导入环节,应用微视频。基于此发现,我继续利用网络渠道搜集微视频,并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微视频。播放的微视频,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圆形物品画面,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播放微视频的同时,我还利用生动的语言进行引导,鼓励学生们跟着我的步伐,走进视频,一起观察这些圆形物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物品有怎样的特点。如此利用智慧教室,不仅弥补了传统备课的不足,还有效地导入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实现师生互动,建构个性化的数学课堂做好准备。
        二、增强互动,完成任务
        课堂是学生们获取数学知识的主阵地。新课标中对课堂教学做出了明确说明,如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的场所。学生实现个性发展,是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保障的。当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其可以自主思考、探究,提出不同的看法、意见等,彰显个性,进一步地实现个性发展。智慧教室的应用,打破了教师的一言堂,便于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下,就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进行交流和讨论,同时,受到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以《圆的面积》为例,这节课教学活动的实施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们理解、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对现象的高度概括,具有抽象性,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而言,是一大学习难点。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应用智慧课堂,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动态地为学生们展示了圆的面积公式探究过程,使学生们通过观察切割圆,拼接出新的图形,发现圆与长方形的关系,进而迁移知识,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如此教学,便于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而且,通过观看具体的数学现象,学生们轻松地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此外,学生们还通过经历从现象到规律的过程,锻炼思维能力,有利于提升数学学习水平。
        三、收集信息,优化教学
        新课标中提出了反思教学的要求,即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后,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从中发现教学问题,及时弥补,进而在今后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张扬个性,建构出个性的数学课堂。智慧课堂,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海量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师与学生互动,还可以及时地向教师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使教师获得反思依据。具体地,智慧教室可以通过与录播系统的对接,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并将教学视频储备到学习平台。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主登录学习平台,下载、观看教学视频,对照备课内容、教学实施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表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针对此不足,可以继续利用网络平台,与其他班级的数学老师进行交流,汲取他人的教学经验,查漏补缺。
        比如,在组织《平移》的时候,我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平移的特点存在迷惑。在课后,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我尝试利用网络渠道搜集物体平移前后图像,并将其发送给学生们,使学生们借助动态的现象了解平移特点。如此,不仅弥补了教学不足,还使学生建构对所学的深刻理解。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教室,高效备课,趣味导入,与学生积极互动,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收集信息,自我反思,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建构个性的数学课堂,驱动学生实现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小兰.关注文本解读 构建智慧课堂——浅谈小学数学教材的解读[J].新课程(小学),2018(12):104.
        [2]黄紫斌.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8(A1):63.
        
        〈本文系德化县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2019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个性化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 DJYKT2019-20)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