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杨爱荣
[导读]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七中学 030006
        【摘要】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有效的学习应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初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性较强的课程,需要教师采取一定方法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促使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的更好达成。基于此,本文结合一些教学实践和课堂教学研究,对初中物理课堂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结合教学内容假设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设置疑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一种教学形式。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习惯以灌输式的模式进行教学,很难让学生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长此以往就会挫伤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是促进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重要导索。要想是学生在物理课堂实现有效的学习,教师就要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此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知识衔接,创设问题情境
        任何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其中都有一定的衔接。物理知识也不例外,在教学新知识时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教师由此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从已学思考教学新知,可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内能》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前面学过的物态变化与功能关系的知识分析,设置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理解物理现象,然后学生讨论探究。(1)瓶内原有的水蒸氣是无色透明的、看不见的,当塞子跳起来,瓶内出现了白雾,这里的白雾是什么?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2)液化的方法?(3)塞子跳起来过程中,有没有做功?谁对谁做功?(4)塞子跳起来过程中,能量如何转变?(5)减小空气内能的方法?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更容易理解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二、联系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物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自然科学,学习物理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学以致用。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师教学中,就要注重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联系生活现象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既能拉近学生和物理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物理实用性和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惯于对生活现象问为什么的好习惯,促使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课内容时,教师从生活实际中常见的现象出发,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了几幅学生熟悉生活中物体的图片,有花纹状的各种轮胎、防滑鞋底、下大雪后安装防滑链的行驶汽车、添加润滑剂的门轴合页等,让学生思考并分析“为什么防滑的物体都要做成各种花纹状的?为什么下大雪后的汽车行驶时要加装防滑链?为什么要给生锈的门轴合页添加润滑剂?”在学生经过了片刻的讨论之后,我进行进一步引导“这些都与哪些物理知识有关?”这样的问题既贴近生活,又难度适中,学生能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进行解答,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大大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而且使得学生习惯性地从生活中寻找物理问题,进而诱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的动机。
        三、借助直观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实验开展可帮助学生理解推理周密、不好理解的物理概念,高效物理课堂的构建都离不开物理实验。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教师可借助直观的实验手段,为学生搭建起从抽象到具体的桥梁,以促进学生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学习压强相关知识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抽象性较强,为此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辅助教学,教师可将点燃的酒精棉放到事先准备的易拉罐当中,迅速用橡皮泥封锁罐口,这是学生会听到“嘭”的一声响,完整的易拉罐瞬间变形,这样惊心动魄的画面震撼着学生的心,“有惊无险”的现象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质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求知的渴望也促进了其思维的发展,为了使学生有正确的思考方向,我又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会变形?易拉罐受到哪种外力?”这样的问题紧扣教学内容,有效指引着学生积极思考物理知识,并主动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可大大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从而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生为本原则,探索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充分发挥问题情境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丹丹.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13):55-56.
        [2]赵子隽.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165-166.
        [3]马红光.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