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郑丽华
[导读] 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而言,最好的数学学习方式便是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行对知识的探索与发觉
        摘要: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而言,最好的数学学习方式便是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行对知识的探索与发觉。这种对知识的发现与理解能够轻而易举的掌握所学知识点,同时对于其内部的联系与规律进行探索与认知。下面就来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展开讨论,希望本文的发表能够为广大的同行业从业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学习能力;教学培养
        在新课改教学革新不断普及的今天,知识的迅猛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都在促使人们拥有一种终身学习、会学习的能力。而作为人的一生中最为关键的学习阶段,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水平将会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有着巨大影响。我们每一名数学教师都应当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新课改的要求,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开辟一条全新的学习手段,来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
        一、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
        作为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时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动机,同时也是实现积极性学习中最为活跃、最为现实的因素。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强调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有效的引导小学生以“小小数学家”的身份来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与学习。特别是在进行新知识导入的时候,教师还应当通过加设一些悬念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站在数学角度来对日常生活与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处理,最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将传统教育理念中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进行《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设立这样的一个情景“学校为每一个班级派发了100元的数学文具活动经费,老师计划委派一名同学去购买5支圆珠笔、每支2元,10支铅笔、每支0.5元,中性笔30支、每支2.5元,请问100元是否够?如果不够怎么办”来进行悬念的设立,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强化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通过改变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能力
?    培养小学生在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还应当从改变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指导方法入手。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却无时无刻不充满好奇与想象,每一名数学教师都应当抓住这点优势来提供全新的教学手段。以此来培养学生能够在数学立体思维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与解题思路,提升对于数学知识的比较、归纳、分析、概括等能力,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进行《认知圆》的学习中,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在投影上为学生投射出几种半径不同的圆形图案,同时运用动漫展示来进行反复对折,并让学生观察圆形的折痕点都落在哪个点上,以此导出“圆心”这个概念。随后再通过邀请学生制作圆形纸片来利用相关工具对圆的半径、直径进行测量,由此推导出直径、半径的公式。


        三、通过展开有效沟通与交流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作为现阶段最为有效的学习手段,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催化剂,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兴奋剂。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在一种团结、互助的环境下,对于一些数学知识的探索进行取长补短的意见交换,同时还能够在一种融会贯通的理念下完成对于新知识的掌握与学习,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在这个环节中,小学数学教师则是要从传统的“师本位”的神坛下走出来,将主导地位还给学生们,与孩子们一道展开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与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进行《圆柱体的认知》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从众多的教具中选择出一个圆柱体,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特点总结,随后教师要对学生所总结出的种种特点进行肯定,最终提出“如何判断圆柱体两端的圆形是否一样大”的问题来鼓励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讨论,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出多种的测量办法来进行论证。相信在这种人人动脑、个个讨论的学习氛围中,不仅会调动起每一名学生的主观能动,同时还会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让每一名孩子都在枯燥的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培养出自己的学习能力。
?    四、允许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疑问来培养学习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其他学科一样,都需要通过一些发问性思维展开的,优秀的数学教师会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帮助学生解决一个数学难题不如引导孩子们提出一个数学难题来的有效果。所以我们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发问,通过答疑解惑来鼓励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新课改下衡量一位数学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便是看这名老师能够将“释疑”作为工作中的核心任务,在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好主导地位,以此来打造一支勤思善问、多思善想、质疑问难的学生学习团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妨让学生分为两组,通过对不同的两个问题的解答来进行“找茬”裁判,通过指出对方的不足来提升自我学习能力,随后教师还可以邀请两组同学互换题目,通过思考另一种解题思路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相信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引导下,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够对数学学习拥有完善、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也能够明白“殊途同归”在数学问题解答的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日新月异的数学问题解答过程中,学会运用思想的转化来提升问题的解决能力与手段,同时将数学知识灵活应用于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得到有效的培养。
        综上而言,培养农村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体会数学实用性与趣味性的时候领悟到数学的魅力,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获取知识、参与问题的探索中,以此来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素质、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这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贯彻过程中,每一名教师都能够为自己的学生寻找到属于他们的学习方式,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能力,真正的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必备的数学知识,在学习能力这枚法宝的带领下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玲玲;周世如.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
[2] 陆卫英 .领会小学数学课改精神 全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1).
[3]张宪春.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