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人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主要方式,其本质在于让年轻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因此,学生要掌握的内容不只是课堂知识,更是其他综合技能。教育与人才是我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证,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硬性要求,初中生年纪较小,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意义远超其他阶段。本文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核心素养指的是初中生在学习数学时,除了要掌握课标要求的必修课程知识外,还应当树立正确的、符合当今时代特点、具有正能量、适合教育体制改革的综合素质。具体表现为:热爱祖国,不断发展自身实力,促进国家发展,为国家服务。高效课堂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具有良好关系、课堂氛围浓重、学习效率极高的课堂。具备核心素养的高效数学课堂,能够让初中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相互进步,共同成才。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了解发展初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让学生思考身边的问题,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一、针对于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基本内涵的分析
本身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就有着抽象系统的特点,所以在学习时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至于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出现各种问题,这对显著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形成严重的阻碍,也不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所谓数学核心素养,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能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具备社会要求学生具备的各种品质和能力。换一句话说,教师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具备良好的数学建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教师,应当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中不仅注重合理的渗透各种能力的培养,还要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有着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后续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从形到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重点地把教材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机融合,把生活经验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融入生活材料,学生学习起来相对的容易,在学生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生活问题作为教学的内容,既获得了知识也解决了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加数学的学习欲望,学生才能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才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贴近生活,获得经验,在无形中拓展了思维能力,数学素养也得到了提升,逻辑分析能力也随之增加,达到了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在乘法公式》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清晰、主动地理解乘法公式,教师可充分依靠学生剪纸操作能力,改变教材的编排顺序,用后面的图形验证公式,提前用来探索乘法公式。对学生分组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剪拼图形。这样通过图形剪拼面积的不变性,很容易推导出平方差公式。然后再用多项式乘法的法则来验证平方差公式。
这样从图形直观到动手实践再到数理的推理验证,由形到数、由浅到深的方式层层推进,既构建了轻松、自主的课堂氛围,又有利于学生主动的掌握新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又如:在《特殊三角形》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中的折叠问题、动点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折叠问题和动点问题。如在三角形ABC中,∠C=90°,AC=3,BC=4,折叠△ABC,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1)求CD的长;(2)延长ED交AC延长线于点F,求CF的长。采取由浅到深的方式层层推进,有利于学生轻松掌握新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三、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的能力
为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将自己在数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上能够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情境联系起来。比如:数学教师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可以将生活中买菜的例子引用到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将银行汇率等一系列的问题引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四、教师积极地开展个性化指导工作
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存在着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差异性,在学习数学中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要针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指导工作,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获得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教师应当在教学工作中为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并且对需要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促进全面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循序渐进,不要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而是在引导下,让学生一步步地向着正确的答案靠近。除此之外,教师要优化和完善评价体系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想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只有通过教学反馈才能够发现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使在后续教学工作中加以完善和优化。教师应积极地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来了解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
五、将信息化教学引入到数学课堂中
为了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数学课堂上沉闷的学习氛围,这需要数学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将信息化教学引入到数学课堂中。比如:数学教师在讲解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几何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这些集合进行分解,并且可以做成思路导入图案,帮助学生一步步的进行理解。
结束语
伴随教育方式的不断改善,新课标正面临新的历史时期。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思想,能让学生与教师摒弃传统教学的固有弊端,如教师教学方式单一陈旧,学生学习兴致较低等。
参考文献
[1]杨天金.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718-720.
[2]王新秀.试论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8):40.
[3]关海凌.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2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