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的教学与教育技术的巧妙融合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王会萍
[导读] 现代教育技术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改变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改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利用已经教材进行知识学习,很多教育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出了更多更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育;图形的教学;教育技术;巧妙融合
引言: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图形地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一直是难点,利用好现在教育技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图形一直是数学教师的诉求。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的教学与教育技术的巧妙融合进行探究。
一、理论联系实际,助力数学图形教学
        小学生还处在一个具象思维阶段,能理解的大部分内容多半比较具体,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情况下,他们对图形不同的棱、面等等,在学习以及理解过程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难度。
        教师在讲授时,应该将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的。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很有趣,他们可能会想到的不仅仅是车轮,十五的月亮,或者是我们身边种种圆形的事物等等,还可能会想到有谁大笑时,唱歌时候的嘴巴。在学生思索“什么东西是圆的”的这一过程之中,学生群体之间也会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氛围,然后对“圆”本身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抛出谜团,例如,圆的周长的求解,圆的面积的求解等等。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
二、利用当代新兴科技助力图形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着许多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在当今教学模式中,有许多辅助功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也有许多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现图形,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中,是需要学生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要的运算。可是有些学生,天生空间感就有所欠缺,很难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推导公式的由来,即使在计算的过程中,也偶尔会分辨不清哪个是底,底面积怎么求,哪个又是高,如何进行表面积运算等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向学生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根据情景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此外,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已知教具,也可以自制一些创新型教具,同样,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让他们更加能深刻理解其表面积的概念以及算法,也在探索点过程中,对空间立体几何图形的计算过程打牢了基础,也为接下来所要学习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做好了铺垫。


(二)资源共享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很多教育专家、学者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录制了不同的关于图形教学的小视频发在网络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具有知识普及性质的进行关注、甄别出适合的内容将它在课堂上展示,作为知识的延伸。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课程当中,学生会学到《圆柱的体积》,这一课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求解过程中,又更上了一层楼,这一部分知识相比较之前就比较难了。不仅考验学生能熟练利用公式算出答案的能力,在解决一道题目之前,也考验学生是否具备观察、思考的能力。例如,如何找出圆柱体与长方体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否能理解,当把圆柱体切开,将其地面切分成若干个扇形,其实是可以拼接成为一个近似于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这一部分可能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讲,还很抽象。仅仅依靠平面教学,是无法对整个知识理解透彻的。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具的基础之上,可以搜集相关答疑的小视频,进行知识解剖。借助资源共享的方式,教学生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联系,有助于让他们理解公式之间的联系与推导过程,也为接下来学习《圆锥的体积》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资源共享教学的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小视频的共享,也有很多优秀的师资力量在教育平台上定期开放公开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学习,打开他们对于数学科目中不同图形学习的思路。
三、教师需要顺应教育趋势,创新教学模式
        现在教育技术发展的速度是超乎我们每个人的想象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不能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要善于接受新事物,并将新事物纳为自己教学时的工具,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也可以善用各种资源,两不同的资源整合后共享给学生,助力他们进行图形的学习。
        不同的图形之间其实都存在着联系,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每个图形和其他的图形联系起来学习。在学习完不同图形之后,要为学生创建有效的思维导图,帮助他们更好,更便捷的回顾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不同图形之间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式。
四、结束语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了解到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让他们能够掌握不同图形的算法,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前备好课,也要善于利用当下各种教育资源、教育技术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翁昌娣.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的教学与教育技术的巧妙融合[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9):0334-0334.
[2]彭学澄, 杜娟. 智能化教学设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协调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 000(017):14-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