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刘世昌
[导读] 在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下,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以及大众所关心的热点话题
        摘要:在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下,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以及大众所关心的热点话题。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也已经成为当下的教育重点。在小学数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响应了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大大增强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难度。针对这一教学难点,教师要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重要性、举措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创造力都有积极作用。所以“激发学生创新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立足于当下数学教学的现状,通过研究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
        在全民号召“创新”的时代下,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号召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对老师来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结果和教学质量方面,能够取得重大突破。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面临的问题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过深,老师的教学观念仍然很落后,而且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很单一。而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也需要灵活多变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但是传统的单一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并不能适应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需求。
        而且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仍然占据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也不明显。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引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最好的办法是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通过增加趣味性的知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举办参与性强的教学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创新动机,让学生有探究的欲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融入趣味性的知识,引发学生创新动机。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正方形和长方形》这一章节的知识时,老师备课时,可以搜集一些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故事、编造一些趣味性强的记忆口诀、制作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等,通过这些方法,来吸引学生对这一章节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课堂,进行创新延伸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创新动机。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章节的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搜寻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并通过这些案例的展示,来引导学生自行举例,或者自己制作长方形和正方形,甚至可以通过学生的创新探究,拓展到其他图形的学习。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举办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创新动机。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是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的,而有趣的教学活动则能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共同学习,合作探究,进行创新。
        2、创新实践,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光是嘴上说说,更关键的是要不断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例如,小学数学老师在讲解人教版三年级教材《年、月、日》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举办一个以“年、月、日”为主题的班级比赛,让学生自己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制作关于年月日有关的物品,或是年月日的日历,或是有关年月日的贺卡等等,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增加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及时激励,激发学生不断保持创新
        不管是对大人还是小孩,及时的激励都很重要。对学生来讲,及时的激励意味着老师对自己能力上的一种认可,被老师夸奖后,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他会继续保持这种创新学习状态,甚至认真程度要强于之前。
        所以,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对于创新思维或创新能力较强的同学,老师要给予及时的奖励,口头上和物质上的奖励都可以激发学生保持这种创新的状态,而且在班级里能刮起“创新创造”的流行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造气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小学数学老师转变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趣味性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创新动机;不断加强小学生关于数学创新的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通过即时激励,激发学生保持创新状态,营造创新氛围。
        参考文献:
        [1]刘春香.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24):248-248.
        [2]徐美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J].素质教育论坛,2017,0(13):107-108.
        [3]米靖.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2):220-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