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应用数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林小玲
[导读] 小学数学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必须学会应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的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小学正是学生打基础的时候,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开展相关工作,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的能力。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对如何开展创新的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从而达到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能力的效果。本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与应用知识的现状,提出创新的数学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数学;实践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和应用,会看懂数学数据,能独自解决简单的应用数学问题通过自己的推理判断。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形象思维、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被培养的重要阶段,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使学生与他人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战略,课堂上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讨论和探索的平台,课堂上协调学生的应用和实践知识两个部分,并且要掌握课堂节奏,更有效地开展应用教学工作。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与应用的现状
        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很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缺乏对数学原理和历史的认识,因此很难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和学习体系,导致数学学习效率下降,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更不会将数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随着教育改革,小学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发生了很多变化,调整课程设置,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景设置等教学方法的普及,但教师在进行应用教学活动上也存在问题,如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中存在一味地对知识进行讲解,不给学生自由的时间的情况,这不利于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学生消化知识,虽然有时也会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在课堂上,但学生不利用这个机会,而是利用这个机会来谈与学习内容无关的内容,这种教学形式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无法得到应用实践的机会,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立足于数学思维的教育和诱导,使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有更加生动的、感官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应用数学思维,了解现象和本质以及方法。只有这样数学思维才能被融合到学生头脑中,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从而使小学应用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得以被充分提高。
        二、小学应用数学教学中实践与应用的策略
        (一)指出学生的错误
        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出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解决,以此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抽问,了解学生的答案,对个别同学的答案进行分析,尤其是做错的学生,教师要分析学生做错的原因,以此调整评讲的策略,不能为了防止暴露问题就忽略错误的纠正环节,要在课堂上留出几分钟时间,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警示和纠正,可以让学生今后在做题的时候多思考,防止学生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这样教师在课堂上随机的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抽查,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也能改善学生的概念混淆等问题。
        (二)对教学进行反思
        教师要经常对应用教学进行反思,对应用教学过程进行评价,确保课堂上开展的教学活动能对学生起到很大的帮助。

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对《分数的概念》进行讲解后,教师在课后就要反思自己是否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应用和实践技能,在讲解完分数的概念后,是否给出很多个例子让学生判断,是否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应用教学的过程中。这些都是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安排后期的应用教学工作,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后期学习和理解更多的应用数学知识。
        (三)重视对学生的引导
        教师要在应用课堂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引导,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拥有良好的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思考的方向,引导学生使用数学语言,体会数学思想,进而做到很好的应用数学。比如教师在对《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教学时,因为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对稳定的概念进行认知。引导学生将铁丝弯曲出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等图形状,再对铁丝进行适当的弯曲,引导学生说出三角形的形状最不容易被改变,由此引出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拥有一个应用实践的过程,这就能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意识,多增设这些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四)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这就决定了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强调了数学的应用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现代数学教学,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小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时候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的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效能有深入的认知。比如教师在讲解《认识平面图形》的时候,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总结出一些常见的图形。比如橡皮、铅笔、尺子等常见的物体中就存在很多图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都很常见。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周边的物体进行观察,这个过程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将数学进行应用实践,还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了兴趣。
        (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理解知识点,也帮助学生拥有数学思维,做到知识的灵活应用。比如教师在对《圆的面积》公式进行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对圆形进行裁剪和拼接,在进行观察,这样能更快的得出面积公式。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应用实践,能增加学生的感官体验,强化学生对即将学习知识的认知,也能更好的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由来。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指出学生的错误,反省自身的教学方式,重视对学生的引导,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等策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也可通过增加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用和实践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拥有超强的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飞珍.探究实践生活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60.
[2]孙秀芬. K市小学高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3]周仁华. 小学数学四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