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在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在数学教学中的收获也会比较多,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程改革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传统教学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学生相对被动,自主学习能力也比较差。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有效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
一、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小学生的自律性较差,比较活泼好动,如果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强,则很难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这也就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比较低。因此,想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在课堂教学中自然会更加积极主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游戏的方式,小学生都比较爱玩,利用游戏不仅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的自主参与性也是比较高的,这样更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组织相应的游戏活动,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人数分别是5~9人, 然后小组内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来代表自己,在每个学生都选好之后,随机站出一排。这时在从每个小组中抽出一个代表,让他们来说出每个小组人数所组成的数字分别是多少,答对者该小组即可获胜。通过游戏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利用情境创设,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由于数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比较容易遇到困难,这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有效改善学生的这一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教学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在情境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好的体会知识、理解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有效性,而且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场景来创设情境,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加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情境创设来加强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咱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概有1.5公顷,而教室则大概有80平方米,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将教室整齐的排列到一块,一共可以排多少个教室,公顷和平方米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在这个情境的设定下学生可以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进而有效提升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三、注重多元学习方法的引导,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经验较少,暂时还没有掌握适宜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引导,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相同的学习方法也未必可以取得同样的教学效果,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宜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才更有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此外,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也不要一味批评,而是要和学生一起来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进而不断改进,通过不断的探究学习,学生可以从其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给学生留住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去尝试多元学习方法的应用,从中找到适宜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加强探究式教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好习惯,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数学探究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多想,真正去发现数学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自主探究中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极为有帮助的。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角的概念,在学生掌握了角的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随意画一个角,并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同桌以及前后桌之间还可以进行大小的比较。在学生完成这个任务之后,教师还可以接着进行提问,对于自己所画的一个角比较容易好测量,但在一个图形中往往可以看到很多个角,这时又该怎么样进行测量,而且这些角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还可以在进一步的进行探究,通过探究的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极为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郑永, 王霞.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 000(004):135.
【2】张谊. 浅议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 教育, 2016, 000(005):P.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