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打造生机盎然的数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王琳
[导读] 数学来源于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会使数学这门抽象性、逻辑性强的学科变得有趣味横生。动手操作,身临其境,主动参与,学生才能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情境设置对数学课堂具有深刻的影响,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体会和看法,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才能使抽象的知识鲜活生动起来,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生理原因,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生动形象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像“数”、“公式”等概念化的知识,学生不容易理解,认识上模糊不清。而数学知识一经被阐明和证明,他就以定型化,规范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呈现在书本上,而省略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时,我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思维空间交给学生,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通过观察、摆、量、计算等形式,总结尽可能多、新、独特的方法。学生们富有创造力的思考,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学生甲说:长+宽+长+宽;学生乙说:长×2+宽×2;学生丙说:(长+宽)×2。学生在自己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了不同的算法。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发展和提升了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课堂上,我指导学生采用平移、旋转等方法,分别拼成平行四边形,观察所拼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分别相等的。再次观察思考三角形的面积和它的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本节课学生通过准备三角形、课堂动手操作,感知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体会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计算三角形面积时也不会忘记除以2。
    二、情境化教学,享受教学乐趣。


        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多式以一种权威的姿态向学生讲述数学,而学生只有遵从模仿、记忆的权利,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探究。新课改倡导学生动手实践,以合作探究交流讨论为学习的主要方式,避免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就应该巧妙设计情镜,为学生创造一个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的环境,提供验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探索、发现、推理及论证,在实践中享受探索新知的过程和乐趣!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字母表示数》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课件展示两只小青蛙在池塘的荷叶上,教师出示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学生顺着老师出示的儿歌往下说。师问:这首儿歌能唱完吗?再次引导学生发现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体会用字母表示青蛙嘴的张数、眼睛只数、腿的条数和青蛙只数各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儿歌形式,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出了规律。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三、在情境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想要让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使孩子们乐于接受,可以融入游戏情境。在教学三年级认识分数《分一分》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上课前让学生准备苹果,上课时请几个学生上台进行分苹果的游戏。游戏规则:1、分给两个同学。2、每个人要分的一样多。学生的兴趣很高,但分时有的这样分,有的那样分,分的不均匀,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怎样分,并强调要“平均分”,这样学生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自然也就引出了分数。学生参与了这个游戏,印象就比较深刻,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分数,还设计了用同样的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及涂出正方形纸的1/4,圆的1/8等活动。进一步感受到分数的意义。课堂上,我通过分苹果折纸、涂色、举例等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获得了真实可感的情感体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一个好的充满智慧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融入问题情境中,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突破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学习的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