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汪安宁
[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更高,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学习效率更高。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

        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数学抽象性高,学生学习难度相对比较大,加上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均比较初级,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教师加强引导,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习惯性采取灌输式教学法,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还需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将更多趣味性教学内容引入到课堂中,同时加强教学方式的创新,让课堂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学生学习兴趣也会更高,教学质量随之提升。
1.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推行,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具体包括:其一,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在新课程改革中,已经明确提出学生在课堂中具备主体地位,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人,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依然习惯性处于主导位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不足,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僵化,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1]。其二,课堂枯燥乏味,趣味性不高。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依然习惯性采取灌输式教学法,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兴趣爱好,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2.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的策略
2.1利用趣味性故事做好课堂导入
在任何学科教学中,做好课堂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想要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还需要从课堂导入入手,将一些趣味性的故事引入到课堂中,通过趣味性的故事,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学习状态也会更好[2]。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趣味性故事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还需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保证所选的故事能够更好的引入后续教学内容,同时又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将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趣味故事引导的效果。
例如,在苏教版“认识分数”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猪妈妈分西瓜”的故事进行课堂导入,类似“猪妈妈买了三个大西瓜,需要将大西瓜按照如下的方法分给三只小猪。

第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猪妈妈拿出一份分给第一只小猪;第二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猪妈妈拿出2份分给第二只小猪;第三个西瓜平均分成八份,猪妈妈拿出4份分给第三只小猪,现在第一只小猪说,我只有一份,分的最少,不公平,同学们想一想,第一只小猪真的分少了吗?”通过学生喜欢的卡通故事,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极大的调动起来,同时学生思维更活跃,当教师引入后续分数的内容的时候,学生参与积极性也会更高。
2.2利用动手操作环节增加课堂趣味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将大多数精力放在理论知识教学上,对于动手操作多忽视,但事实上人的大脑和双手同时利用起来更容易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3]。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想要更好的提升课堂趣味性,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动手实践操作环节的重要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一些趣味性的动手操作活动,将其引入到课堂中,通过动手操作来让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也能更好的参与到其中,通过亲身体验,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学习效率更高。
例如,在苏教版“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剪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利用自己的方法,去思考如何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进行指导,让学生有思路和方向。当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寻找一些生活中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物品,然后去测量其面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究能力。
2.3利用游戏比赛增加课堂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对趣味性游戏兴趣比较高,所以在提升课堂趣味性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进游戏比赛引入到数学课堂,通过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戏形式,消除数学的酷造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4]。不过教师在选择游戏的时候,还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层,保证所选的游戏不会超出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范围。
例如,在苏教版“加和减”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凑十游戏”引入到课堂中,教师准备一些写有0-10数字的卡片,然后发给班上的学生,每个人代表0-10的数字,教师在喊开始后,两两凑十,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凑十成功的学生淘汰,通过游戏的形式,充分锻炼学生的反应力与计算能力,学生参与积极性更高,课堂教学质量也能得到保证。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师还需要更加重视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想到课堂中,从而更好的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胜斌. 浅谈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J]. 教育界:综合教育, 2019, 014(005):104-105.
[2]张雪梅. 浅谈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J]. 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 2018,26(1):246-246.
[3]陈金兰. 浅谈如何增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性[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8, 019(017):183-184.
[4]郭兴辉. 浅谈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教研版), 2018, 032(003):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