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听障班级德育教育初探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容迪
[导读] 特殊教育学校所面对的是特殊学生
        摘要:特殊教育学校所面对的是特殊学生,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育教学,还要高度重视德育教育,这是帮助特殊学生摆脱困扰、走出自卑、培养信心的主要途径,从而保障特殊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使其能够更好融入主流社会实现全面发展。听障学生是特殊学校的特殊群体,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开展,且必须遵循听障学生身心发展基本规律而实施,使其能够成为一名友善、诚信、敬业、爱国的社会公民。基于此,本文将以听障学生为对象,对班级德育教育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特殊学校;听障学生;德育教育
        前言:
        对于听障学生来讲,其身心发展与普通学生不同,对其所开展的德育教育理应严格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启迪、引导,使其能够逐步明白德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慢慢走出自卑、摆脱困扰、树立自信,对于他们终身发展来讲极为重要。因此,研究特殊学校听障班级德育教育实践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德育教育融入听障班级的必要性分析
        听障学生在社会之中理应得到关注与关爱,因为他们与常人不同,其心理特别敏感、脆弱,因此在特殊学校中实施德育教育极为关键,尤其是心理方面的辅导一定要得到高度的重视。最近几年,学生自杀事件、犯罪事件等频繁发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关键是道德品质以及心理方面未得到正确的引导。对于听障学生来讲,更要重视这个问题,通过德育教育为听障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善,从而为听障学生尽快融入社会以及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德育教育在听障班级中的应用策略
        (一)依托律动课堂,加强关注听障学生心理变化
        听障学生的心理情况的实际变化将会对其道德品质的养成产生直接影响,倘若听障学生的心理不健康,那么其道德品质方面必然不会太高深。关注听障学生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议从律动课堂入手,一方面要加强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变化情况,另外一方面建议为学生营造一种欢乐的氛围,在组织学生学习旋律上时带入歌词,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学实施,而且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尽量不要让学生对律动课堂以及课堂环境产生抵触,例如,结合实际情况,鼓励学生们能够主动发声;倘若发现学生心理变化情况比较突出,则一定要仔细记录,并在课后抽出时间就学生的心理变化原因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了解学生的烦恼,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后也不能轻心,应当多关注他们的情况,重点看他们的问题是否得到了好转,倘若情况未能得到好转则要及时介入进行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二)合理采取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的制定以及实施要坚持“因人而异”以及“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听障学生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激励策略理应具有针对性。

例如,在律动课堂之中,建议教师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而鼓励学生们多动手、多发声,对于一些表现特别积极的学生应当及时肯定,而对于其他学生要鼓励,要尽量照顾到所有学生,这样有利于将学生的日常表现逐步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针对一些表现特别好的学生,可以为其制定一个难度更高的节奏旋律;对于一些日常表现不好或者一般的学生,可为其制定一些简单的目标,使其能够通过努力达到目标,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三)加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倘若要让德育教育有效开展,不仅要有学校的重视,而且还要有家长的支持。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家长会或者是其他活动与听障学生的家长之间建立起关系,并借助互联网平台,例如,微信、QQ等软件加强日常的联系咋,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听障学生在家中的实际情况,而且也可以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这样非常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还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环境,使其能够感受到学校与家庭的关爱,将非常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四)加强个体关注,实施个别化德育教育
        听障班级的学生人数较少,通常不会超过10个学生,但是同一班级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较大,比如说有的学生是6岁进入特殊学校,而有的学生12岁才进入到特殊学校,甚至还有更大年龄的学生,这是因为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听障班级之前并未接受过任何系统知识教育,所以往往只能与低领儿童一起进行学习,所以一个班级年龄差距较大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他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接受程度、认知程度以及消化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此,建议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个别化德育教育,因为班级学生人数较少,个别实施具有可行性,具体要根据听障学生的年龄、具体问题等因素有有针对性制定个别化教育策略,但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学生,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听障学生在社会之中理应得到关注与关爱,因为他们与常人不同,其心理特别敏感、脆弱,因此在特殊学校中实施德育教育极为关键,尤其是心理方面的辅导一定要得到高度的重视。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上述措施进行实践,以期望培育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使其心理健康,进而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燕.德育生活化:听障儿童有效德育的探索与研究——以湖南省岳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教师,2018(31):17-17.
        [2]黄希光.在特殊教育学校听障班级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J].华夏教师,2019(13):74-74.
        [3]郭凯泽.聋生德育教育问题及对策探究[J].好日子,2019(7):00024-000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