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地方越韵,唱响音乐课堂 ——以《我本是金枝玉叶驸马妻》课堂为例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戴芳
[导读]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小学,浙江 绍兴 312033
        摘  要:音乐是人类最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戏曲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当然,是音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戏曲这门古老艺术虽传承了下来,但是面临逐年萎缩的状态需要我们将其纳入教学中。因此,越剧进课堂也成为了中小学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柯桥区自开展这一活动以来,各学校纷纷响应,效果显著。但是,如何有效进行越剧教学还需广大老师们不断地探索。本文以《我本是金枝玉叶驸马妻》这一越剧课堂为例,就探索更多更有效地学习越剧的教学方法及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越剧进课堂;教学方法;途径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音乐。作为第二国剧之称的越剧其唱腔优美动听,表演真切感人,且艺术流派纷呈,流传范围甚广,当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把传统文化搬进我们的音乐课堂是很有必要的。
        绍兴市柯桥区教体局自2011年颁发越剧进校园文件以来,各中小学学校纷纷响应,无论是社团、活动,还是比赛都开展地有声有色。活动开展至今,各学校也涌现出了好多唱念俱佳,获区、市、省乃至全国的“小梅花”。这对于继承和弘扬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地方特色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近期,在柯桥区中小学“地方戏曲进校园”专题研训活动中,我执教了一课《我本是金枝玉叶驸马妻》越剧课堂。这是我第二次执教这一课。接下来,我以这堂课为例,就如何让学生在越剧课堂中学习越剧的一些方法和途径进行叙述:
        一、引导学生从越剧氛围中了解唱段角色
        越剧课堂不同于平时的音乐课堂,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对于传统戏曲的学习,其进入学习的状态还是比较慢的。因此,我觉得越剧课堂的导入需要经过一定的铺设。比如,在本课教学中,作为本堂课的执行者——教师,必须穿上简单的越剧服饰,比如水袖,从形象中先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课堂一开始。我就呈现本校戏曲社团的孩子们平时练功的图片,配上轻快的音乐,让学生轻松地进入越剧课堂。 再加上我的表演,学生进入越剧课堂还是非常快的。
        二、引导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方法中提高对越剧学习的兴趣
        1.节奏训练
        节奏在音乐艺术中非常重要,当然也包括戏曲音乐。越剧吕派根据人物情绪变化,其板式运用也灵活多变。而在本课教学中,我选取它的前四句唱腔运用了越剧尺调腔中慢中板,节奏速度相对较慢。因此,我采用了拍手和捻响指的动作来为唱段拍打节奏。学生对于唱段的节奏不一定个个感兴趣,但是对于这些拍打节奏的方式,尤其是捻响指的这一动作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好多学生在这一环节上的尝试,露出了笑容。在无意识地跟着音乐拍打节奏中,还互相争着谁的响指动作捻得比较响亮。虽然唱段只有短短的一分钟的时间,但是规律的节奏感让学生马上作出对板式节奏的选择。


        2.咬字训练
        由于越剧在演唱时所使用的语言是地方方言,所以越剧中的咬字向来是课堂教学中必须着重强调的一个环节。一开始,我的设计是让学生分小组去寻找与普通话不一样的字,再进行念读。但是在请教了柯桥区音乐教研员李雅芬老师后,我改变了想法。李老师说:“越剧中的咬字基本上每个字都与普通话不同,既然这样,设计的寻找就显得毫无意义。咬字在越剧中非常重要,要想把越剧唱好,最关键的是把它念好,你要尝试让学生大胆地把这些唱词念出来,这才是关键。”
        经过反复斟酌,我在幻灯片上,把一些读音特别不同的字上标上拼音,如头(de),戴(dei),珠(zi),齐(si)等,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意识到这些字的读音,消除学生在咬字的过程中带来的紧张与慌乱,从而把歌词念出来。
        3.身段训练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所以一开始,在身段模仿的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我是不担心的。但是身段动作要精而有效,过多繁杂的做功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不太适应,往往是兼顾了这边,丢失了那边。通过精简有效的模仿,再结合刚刚的咬字,可以让学生既巩固了咬字的生疏,又练习了身段的乐趣。
        4.唱腔训练
        在越剧中,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艺术手段,在这“四功”中,唱功当然是最为重要的。经过刚才三个环节的反复聆听和训练,学生们此时是非常想尝试唱一唱这四句唱词了,甚至有些特别有悟性的孩子已经能哼上几句了。但是越剧吕派唱段的小腔丰富多变,素来有“好听不好学”之说。所以,对于吕派唱腔中的小腔,学生们把握得不是很好。最终,我尝试用丝巾来辅助教学。丝巾的柔和度适合绕圈,而这绕圈的效果正好解决了越剧吕派中小腔的华丽。学生能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小腔的一字多音。
        三、引导学生在模仿表演中加深对越剧的印象
        越剧长于抒情,虽然以唱为主,但是其表演真切感人。所以,在越剧课堂中,让学生真正放开表演起来,才是课堂中的真正目的。所以,在本课设计中,最后一个环节,肯定是让孩子们能穿上戏服唱一唱,演一演。但是,课堂教学毕竟有别于社团辅导。课堂中的孩子们还是比较害羞的,所以,我选择的是让孩子们集体表演。而戏服的呈现只是作为一种奖励,邀请自认为表演地比较好的学生上台,并穿上戏服上台展示。这样其实也是一种对孩子们的激励作用。
        越剧源于浙江嵊州,当然是浙江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剧进课堂这一活动举措不仅能让更多的中小学生感受并了解自己的家乡戏——越剧,而且还能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增加学生们的灵气。身为音乐教师,我觉得我们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基本功和越剧演唱水准,静下心来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寻找更多更适合学生学习越剧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让一声声越韵真正在自己的音乐课堂中唱响起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