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在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 何晓艳
[导读] 课题组研究认为,民间美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结晶
        一、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1.1研究意义
        课题组研究认为,民间美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民间美术是民间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着我国民间文化中的世界观、审美观以及特有的民族精神。所以,民间美术在小学高年级美术教育中具有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此外,随着全球化趋势的逐步发展,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民间美术面临着淡出人们视野的危险。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入民间美术欣赏也具有传承民间美术文化的作用。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大城市中的人们越来越青睐尚保持原始性的乡村或边陲城市。尤其随着最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那些原本不为外人所知的具有原始风味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如印染、刺绣等。这些带着传统印记的民间美术不仅具有欣赏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因而在小学高年级美术中引入民间美术,还可以促进广大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利用。我国传统民间美术形式繁多,很多都与文化相互联系。所以,中国民间美术在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中运用的还具有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作用。本课题研究加强了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的对于民间美术的重视程度,对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得促进作用。
        1.2研究价值
        1.2.1理论价值
        中国民间美术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丰富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各具特色,都蕴含着很高的审美情趣,把中国民间美术引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深刻和全面的,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1.2.2实践价值
        小学生活泼好动,热爱新鲜事物,民间美术资源丰富多样,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使小学生了解和热爱我国的民间文化。民间美术易于理解,直观形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艺术内容具有童真童趣,艺术形象明快简单,非常适合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中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民间美术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不仅能弘扬传统民间文化,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1.2.3推广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适合小学高年级美术课堂教学的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增强民间美术的现实性和多样性的运用,促进民间美术形式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历史价值的认同,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并参与民间文化的传承。  
        二、研究背景
        “中国民间美术在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是以本校五六年级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内容为蓝本,欣赏与实践相结合,把中国民间美术的创作材料运用到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提供更大的施展空间;把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手段引入美术课堂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艺术创作的不同表现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为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向学生传达中国民间美术深厚的文化内涵,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意在研究中国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得到有效实施的方法,并能为其他小学美术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范例。
        2.1研究目标
        在中国民间美术与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中,通过运用民间美术广泛而丰富的形式和内容,为美术课堂教学增添活力,并通过实践活动,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活性传承;通过开展全面、多样的民间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形成开发课程资源的应用策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机智、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高效的推进了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有效构建了适合我校高年级学生的美术教学操作样式,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
        2.2研究思路
        本课题在研究实践中,始终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引领,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反思等多种途径,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积极探索中国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的教学策略、途径、方法。

本课题研究坚持遵循以下原则: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以行动研究为主,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相结合,过程观察与教学效果分析相结合。
        2.3研究阶段
        2.3.1准备阶段
        该阶段历时一月,在该阶段,课题组成员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课题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先,搜集目前人们对本课题研究的理论、现状、成果等文献资料;其次,制定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到了大量的具有较强研究价值的信息数据;最后,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案,根据不同民间美术特色制定教学设计。根据需要请民间艺人进课堂、带学生寻访家乡民间美术资源。
        2.3.2实施历程
        该阶段从2019年11月开始,历时7个月,在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课题组成员于2019年11月,通过对五六年级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认识进行全面的摸底考察,尝试探寻更合适的训练方法和策略;之后,通过组织学生和其他学科的老师的方式,寻访本地区的民间美术资源;在2020年2月-4月,历时两个月,把中国民间美术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以教学要求为标准选择合适的民间美术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民间美术艺术进行取舍;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对民间美术进行创新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践行动在生活中运用民间美术,促进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将民间美术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最后,在2020年5月-6月期间,让学生回忆这一学年来所学的民间美术知识,开拓他们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民间美术成果进行阶段性的展示,或开展民间美术作品小型展览等,在学校一些大型活动中进行展览或组织体验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推广影响范围。
        2.3.3总结阶段
        本课题研究于2020年7月开始进行入了总阶段,在这阶段,本课题研究主要进行了撰写反思、总结及相关论文,整理课堂教学案例,录制课堂教学片断或拍摄课堂教学照片,进行交流推广等工作。
        三、研究成果
        3.1研究创新之处
        本课题结合小学高年级美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不仅把中国民间美术作为教学内容,同时也把民间美术元素运用到其他美术课程的学习中,探索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美术教育模式;挖掘本地区民间美术特色,激发本校学生了解家乡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抛砖引玉,为其他一线美术教师提供参考范例。
        3.2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现状;二是小学高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中国民间美术的内容与策略;三是中国民间美术文化融入小学高年级美术课堂实践的案例研究。
        研究成果有:
        (1)教学案例集合
        (2)教学总结与反思
        (3)研究期间拍摄的视频、照片、录音等
        (4)《中国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四、课题评价
        在倡导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即背景之下,本课题的研究对于促进中国优秀传统美术文化继承与发扬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课题在研究期间,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与发放问卷进行调研以及进行实际的案例分析调研等方式,对中国民间美术在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高效且准确的调查研究,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本课题的实践成果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广大一线教师与学生的积极反馈,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一线教师通过将民间美术运用于小学高年级教学当中,也有效地促进了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五、研究展望
        由于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基于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的,因此,相关研究成果在其他学校的推广当中可能会存在不适应等问题,下一步,课题组将会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找出具有概括性的策略措施、为其他学校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