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疫情时期小学音乐线上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田小玲
[导读] 2020年初,新冠疫情彻底将平静祥和的春节氛围一扫而光
        摘要:2020年初,新冠疫情彻底将平静祥和的春节氛围一扫而光,全国人民都严阵以待,主动配合国家号召,进行自我居家隔离。在这样的形势下,自然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但学生们正处于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疫情期间没有人能够准确估计复课时间,因此,迫使学校各教育部门在特殊时期进行了线上教学的尝试,实现“停课不停学”的目标。而小学音乐是一门能够陶冶情操,带给听众精神养料的艺术学科,在人心惶惶的疫情时期,更能带给师生安慰的力量,所以,在此期间音乐课也利用了线上教学工具,带动学生在特殊时期感受音乐发人深省的力量,坚定战胜疫情的决心,本文以在疫情时期对学生开展线上教学的真实实践为依托,展示了我个人的所思所想,希望能为其他音乐老师同样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线上教学 小学音乐  疫情  
        一、疫情时期音乐线上教学开展意义
        在疫情时期,学生不免会对铺天盖地的疫情产生恐惧的心理,在反复的压抑滋长后,甚至可能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伤害。而音乐一直有着治愈的力量,也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情感宣泄的途径避免他们一直将压力堆积,对心里健康产生危害。所以,线上音乐课应运而生,在线上音乐课堂中,学生能以一种艺术、健康的方式疏导情感,对音乐艺术也能有更高的向往情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将来能够在艺术的熏陶下取得更多成就,可谓一举多得。
        特别是针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还不完善,当今社会靡靡之音泛滥,甚至有一些充满暴力元素等有害歌词在小学生之间传唱,不仅干扰孩子们音乐素养的培养,还会对他们本该阳光、健康的思想进行毒害,所以正规的音乐课必须开展,才能在小学生成长发育的最初阶段培养他们一个良好的音乐观。
        二、疫情时期音乐线上教学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虽然得益于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论是音乐直播收看,还是教师线上指导,都变得轻而易举、实时方便了,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即使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各方面条件优越的线上教学条件,邀请名师为直播授课,但如果学生不愿意听,或者注意力难以集中,课堂效果还是无法得到保障。比如,有一些家长反映,在孩子们收看音乐课堂直播时,他们往往就开着直播做其他事情,比如打游戏,甚至睡觉。只有在歌曲出来时可能会跟着哼唱两句,对老师提及的一些音乐鉴赏方法或者内容的领悟,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没有起到音乐教学效果。
        同时,在直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也无法面对面进行沟通,学生到底在屏幕前做什么我们也是一头雾水,无法像过往一般能随时掌握、督促学生的学习状态,造成教育过程中监督环节的缺失。特别是对于音乐学科,本来也没有硬性指标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收获与否全凭个人。综合以上因素,小学音乐线上教学课堂还存在着很大的现实困难。
        三、疫情时期音乐线上教学开展具体策略
        老师和学生们都是第一次经历线上教学阶段,必然会有不成熟的地方,上述问题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初步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


        (一)利用微信、qq、人人通、钉钉、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宣传音乐文化
        因为疫情期间线上课堂由本区教育部门统一组织播放,并不由各科老师自行决定,所以我无法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干预,但我也想要在疫情期间为学生宣传和普及一些音乐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所以我选择利用微信班级群、qq班级群、人人通、钉钉、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定期发布关于音乐学习的文章,其中有包含各种乐器的发明和发展历史、脍炙人口的钢琴曲,如贝多芬的《月光》背后隐藏的情感分析,以音乐文化中颇具趣味性的元素来吸引学生们的阅读欲望,带动他们自身音乐常识和素养的提高。同时,我在使用这些网络平台进行各项资料的排版和整理时,发现其中公众号可以插入音乐、图片、视频,以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方式呈递给学生,形式非常生动活泼,所以学生们愿意主动的去阅读、理解。所以,即使在疫情结束后,我也会继续使用这些平台,更新公众号,给学生提供生动、快乐的音乐学习过程!
        (二)开展趣味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融入度
        因为疫情的阻隔,每一位学生只能单独一人枯燥无味的守在屏幕前,机械的听着老师的讲解。没有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也没有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所以学生很容易走神,浪费教育时间。所以针对此种现象,我在学生们收看直播时会在班级群中随机点名学生和我一起唱老师正在讲解的歌曲,如果孩子能够跟上我的节奏,我则会大为夸奖他认真听课的态度,如果一点也不能跟上我的节奏,只能说明这个孩子上课走神,但我也不会严厉批评,来打击他的积极性,而是提醒他下次认真,老师还会继续邀请他一起合唱。在不定时点名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听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甚至有学生主动愿意配合老师一起合唱,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除此之外,在上课前,我有时会进行歌曲接龙,带领学生们一起回忆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很多学生对歌曲接龙这一环节非常感兴趣,大家的声音都从设备中传了出来,仿佛回到了线下上课的场景,给学生们营造了比较真实的学习环境,进而提升了融入度。
        (三)布置特殊学习“作业”,检验在线教学效果
        为了检验每堂课教学效果,和督促学生们认真听讲,我要求学生们在每堂课程结束后,用一个在线唱歌软件,随意选择一首老师在课堂上提到过的歌曲演唱出来,并将演唱后的分数截图出来,展示自己的演唱成绩。学生们都有着一定的好胜心,所以他们不甘落后,看到同伴们分数一个赛一个的高,即使本次演唱并不理想,也会在下次课堂上认真听讲,希望能取得一个较高的分数。孩子们的反应也符合我的预期,他们的截图分数在不断进步,表明他们已经开始认真对待音乐课,跟着老师们练习唱歌,让在线课堂的教育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同时,我也鼓励孩子们将自己演唱过程录制为一个视频,传到班级群中分享给大家观看。最开始参加这个活动的孩子们非常少,都很腼腆,不敢跨出第一步。但我提出只要参加这个活动的孩子,都能在开学后得到一个神秘礼物,孩子们的积极性慢慢被调动起来。有孩子试探的上传了一个视频,我则大为赞赏她的歌声和歌曲节奏把握,其他同学看到我鼓励的态度,也纷纷上传视频,除了唱歌,还有演奏钢琴、古筝等各种乐器的,孩子们五花八门的才艺表演也让我非常感慨,他们的音乐天赋需要得到教师更多的开发,更多的鼓励,将来才有信心勇攀更高峰。
        结论:在疫情时期,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或许相比线下教学还是大打折扣,但无可置疑的是无论是小学音乐教学还是其他任何科目,老师们都在积极认真的备课,希望能给学生提供最高效的学习效果。尽管在进行一段时间的线上教学实践后,爆发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学生听课状态难以保证,缺乏学习兴趣等。但我相信,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被克服,只要老师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努力的方向,辅助以必要的监督手段,甚至进行家校联合,一定能够在特殊时期让孩子们学有所成,不断提升自身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於萍. 小学音乐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J]. 艺术评鉴,2020(06):115-117.
        [2]王倩. 基于个体认知理论的小学音乐信息化课堂构建[J]. 戏剧之家,2018(21):198.
        [3]孟欣. 线上教学:为音乐教育添彩[N]. 中国文化报,2015-03-26(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