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如今已成为各行各业重要的辅助手段,也都呈现出不错的效果,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传统的体育课堂能够教给学生的体育知识非常有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手段的匮乏,而现在信息技术的加入很可能会使这样的情况有所改观。
【关键词】小学体育;信息技术;意义与应用
信息技术进入体育课堂不仅仅是实际教学当中的必要补充,更是课程改革和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今在许多小学的教学当中,都开始了对信息技术参与的尝试,得到的反馈大多是正向的,因此,可以为不少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
1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应用意义
在传统的小学教育模式当中,体育课是很难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所谓的主课站在同一地位的,因此所得到的教学资源和重视都极为有限,许多学校甚至都不具备专业体育教师的资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没有更多、更灵活的教学手段加入,那么小学体育课堂就会或多或少的偏离了预期设计,也很难达到课程目的。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把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育结合的方向是值得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仔细思考和研究的,绝对不能因为固步自封而耽误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下文将详细介绍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课堂进行结合的重要意义。
1.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
当下不少学生都对体育课程存在误解,认为体育课就是用来放松、娱乐的,内容最好是自由活动,让学生不受拘束的嬉戏打闹,这种看法实际上是错误的。体育课并不只是关于学生体魄的科目,更是一门关于学生大脑的学问。体育课中涉及到的专业动作无一不是专家学者经过长时间考察后所确定的对身体素质有所裨益的选择,看似枯燥无聊的动作重复,实际上在潜移默化中对身体的成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单凭教师亲身示范和说教是很难改变学生的固有认知的,因此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体育。
比如关于学生在课堂上需要重复的头部运动、扩胸运动、振臂运动、体转运动等,学生可能觉得这样的动作重复非常可笑,那么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搜寻相关的介绍讲解,然后统一播放给学生观看,配以自身的示范,可以很直观地告诉学生每一个动作的要领与功用。而且通过灵活多变的信息技术网络可以为学生呈现不一样的体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产生对体育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地去了解正确的体育,树立健康、积极地体育观,为自己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好处。
1.2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
在过去的体育课上,学生都要集结成群然后统一接受教师的调遣,而教师的安排基本上都是面向全体的、相同的,因此学生容易产生对这种被支配感的厌恶和抵触。
同时,教师没能仔细的考察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而选择普适性的活动,很可能与学生自身的具体条件相冲突,到最后使得学生对于体育课难以提起兴趣。信息技术对应的是教学资源的庞大保有量与教学方法的个性化设计,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在网络上查找相应的教学设计,为其选择最适合的发展道路,真正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萌生真正的收获感。
比如某一学生爆发性很强,那么教师在经过网络查证后确定这个学生可以多锻炼短跑;某一同学爆发不足但是体力很好,那么可以为其选择一些有关于长跑的网络资源观看。而反应迅速的同学便选择一些有关跳绳的网络资源等,使学生都能获得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1.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没有兴趣,很难迫使一个人积极地拥抱某一事物。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介绍有关体育文化和体育历史时,教师通过网络技术搜索一些相关的视频或者音乐作品播放给学生,相较于单凭教师说教要来得有趣得多。
2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对策
虽然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潜力很大,但还是需要配合适当的应用策略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以下是一些简单的应用方法。
2.1通过课件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每个动作都需要教师亲身示范并且讲解,如果教师本身对动作要领把握的也并不是很到位的话,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动作的理解与认知。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把动作的图像进行绘制表现,并且标注出每一个动作的要领所在,学生自然一目了然,从而避免因为沟通的失误导致教学进度的拖延。
2.2利用多种表现形式
信息技术是多姿多彩的,也是神通广大的。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喜欢嬉戏打闹,只对刺激的事物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寻找一些有关体育文化的有趣的视频、图像、音频以及动画,在体育课堂上播放给学生。
3总结
信息技术进课堂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选择。可以说,想要对小学体育课堂的不合理问题进行解决,就绕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广大教师应当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提高自身本领,努力帮助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单位会应用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李宗山.“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9):98-100.
[2]董亮.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应用:诊断与完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37(2):1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