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音乐互动式教学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谭思露
[导读] 小学音乐教学重在调动学生的有效参与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重在调动学生的有效参与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但是部分老师没有认识到“互动”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仍然运用传统的唱、听、奏的形式。因为多媒体进课堂,音乐课变得更加丰富,不过有的老师则过分依赖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开展一直用多媒体引领,学生只是“听”和“记”,师生之间没有互动机会,生生之间也很少交流,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大大降低。小学音乐课堂应该是学生个性飞扬的场所,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交流互动,实现感官联觉、情感互通,让学生在熟练掌握乐理知识的基础上提升音乐审美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音乐互动式教学,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互动式教学
引言
        互动模式是近年来所提出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应用互动模式展开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互动模式能够促使学生轻松地依托和教师的有效互动来展开学习活动,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逐步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因此,教师要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互动模式予以更多的重视,以便逐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其实指的就是在教师和学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教学的过程,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欣赏课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更是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观,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极大的帮助。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音乐欣赏课中是对出传统课程的一种突破,在教学上也打破了欣赏课就是欣赏难以互动的怪圈,随着互动模式的逐渐深入,进而加强了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深入认识,更是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点,使得师生之间的情感增进了,情感的增进刺激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整体的课堂水平。
二、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专注力不足
        音乐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感知能力、音乐审美能力等音乐素养。但是音乐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性、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时间地引导、积累才能产生一定的效果。对于学生而言,往往在课堂上有效的注意力时间并不长,加之他们对音乐的认知不够深入,认为没有主科那么重要,而且音乐课堂氛围相对轻松,所以他们更加难以专注于课堂学习,从而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
        (二)互动教学中互动方式过于单一
        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互动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是使用的效果却各不相同,其中主要的一个问题便是部分教师所运用的互动方式过于单一化,难以保证互动的效果达到理想的状态。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很多教师以为互动便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但是这样的互动方法却很难达到理想的互动效果,学生学习时也极易出现厌倦感,甚至有学生认为这样的互动是毫无意义、难以调动起学习欲望的。与此同时,很多教师在展开互动时的思维都略显陈旧,在互动的过程中经常以常用的互动方法来经常性地进行互动,很难带给学生新奇的感受;在互动的过程中未能准确把握互动的时机,在不适当的环节插入互动。因此,这样的互动方式便很难达到理想的互动效果,需要教师予以重视。


三、互动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激发互动意识
        音乐起源于人们对情绪的反映,想要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教师必须要学会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了实现提升学生音乐兴趣,激发学生互动意识的目的,教师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萌发与教师音乐互动的兴趣。例如,在小学三年级《大风车》的音乐欣赏课中,我在教学开始时用钢琴弹奏了一遍大风车的旋律。由于学生对《大风车》歌曲的旋律耳熟能详,很多学生听到音乐后不自觉地和着旋律哼唱,很自然地就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自由活动吸引到课堂教学中,为后续的音乐欣赏教学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组交流,引导参与互动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的让学生去听、唱、练,而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通过学生自身的感知来体会音乐的魅力,在互动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分组交流是课堂互动的重要形式,通过对某一音乐常识或欣赏片断的交流,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乐理,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还能让学生在互动中体会音乐在情感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收获更多的成功体验。如果老师只是传授给学生乐理知识,学生并不理解唱法,那么对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升并没有帮助。如果老师只是一味教唱,学生在不理解歌词意思的情况下学唱,学生就真的成了“鹦鹉学舌”。学生经过交流探讨,充分理解歌词中蕴含的情感,演唱起来会渗透着自己理解的情感,唱出来也更有味道。
        (三)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营造互动氛围
        现如今,小学基本上都普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在进行小学生音乐教学中要学会应用这些多媒体设备。教师通过对教学多媒体设备的应用,能够将音乐、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带入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情景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下,教师不仅可以带领学生们到维也纳的金色音乐大厅欣赏音乐,也可以带着学生们穿梭时空回到旧社会感受《盼红军》歌曲中的革命年代,通过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能够为学生营造情景交融的音乐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到与教师的教学互动中。
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采用互动教学可以说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次冲击,互动教学使得师生之间的情感增加了,也提高了教师把控课堂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存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上更是起到了极为有效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一举三得的。最后,教师在课堂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尤其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该及鼓励的方式作为回馈,不能批评学生,要多鼓励,多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树立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田德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设计分析[J].黄河之声,2019(19):120.
[2]吕曲英.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68+88.
[3]张冉.谈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