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7期   作者:汤依凡
[导读]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二团中学 843009
        摘要:在小学教学课程中,语文教学为重点教学科目之一,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和语言综合能力等等,但是在传统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语文素养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限制。对此,我国逐渐重视小学语文的教育内容,推出新课程改革内容。本文重点探究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为教师提供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教学教学;方法
        语文科目教学尤为重要,更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更是学生学习语文科目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进行调整,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和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
一、新课改理念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传统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多为填鸭式或者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内容,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死记硬背知识内容,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对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与探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转变教学方法。其一,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生多数处于幼儿,对未知的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兴趣[2]。例如游戏教学、趣味性问答等等。其二,部分学生对于学习没有自信心,教师要对学生多点爱心与耐心,多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让学生感受到浓烈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更为主动的对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与探究。其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学生在教师面前都想获得教师的表扬与认可,获得教师的关注,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其进行认可,学生面对教师的表扬内心获得强烈的满足,学生的荣誉感得到提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学习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更利于提升学生的荣誉感与团队合作精神。
(二)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式
        传统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占为主导位置,将知识内容的结果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学生没有自主探索与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以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

一:引导的教学方式能够促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融洽,教师与学生之间还能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学生与教师之间更为亲近,学生有问题也能大胆与教师进行探讨,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教师将课堂主体位置归还给学生,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更乐于学习知识内容。二:小学生对于事物没有分辨对错的能力,小学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小学生会对教师的行为语言进行模仿,对此,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与文化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的行为更加规范,学生在学习中也会学习正确的日常行为,更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与进步,学生也能够健康的成长。三: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与学习能力都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情况、喜好等等都进行全方面了解,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例如在教学中面对学习成绩较差但非常努力的学生,教师要对学生鼓励与认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学习成绩高又骄傲的学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定期监督,避免学生因为骄傲而影响其学习成绩。
(三)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手段
        任何科目的教学课堂都离不开素质教育,我国新课程改革中也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教学,另一方面还要挖掘教材中素质教育知识内容,并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展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与文化素养。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的制定教学知识内容,优化教学课程,另外,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知识。教师还要在知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语文知识内容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内容,教师要充分对知识内容进行挖掘,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课文中还包括了许多英雄事迹,教师要借助课文中的故事对学生渗透素质教育,让学生根据课文事件内容说出自身的感受,一方面能够对学生进行高效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还能有效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结束语:
        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优化与调整,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注重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和学习能力,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将主体位置归还给学生,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朱小琴.面向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262-263.
[2]张士涛,房蕾,张楠楠.新时代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路径探究——基于四年级“读说写”的实践与探索[J].创新教育研究,2019,7(02):213-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