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育以及构建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7期   作者:谢雯初
[导读] “互联网+”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介,将各个传统行业相结合
        摘要:“互联网+”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介,将各个传统行业相结合,以达到深度融合甚至变革传统行业的目的。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同时又是其他各类学科的基础,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及使命。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融合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模式,也正在推动小学语文课堂迎接变革和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网络资源;搭建平台
        引言:“互联网+”就是二十一世纪科技高速发展下的成果,是进入新时代下的互联网革命。然而,如何能将小学语文和互联网之间融合地更为紧密,以及如何有效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以互联网为学习工具,既要构建更为高效的课下教学课堂,还要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习变得更多样化,更有实效,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以下,笔者仅结合“互联网+”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展开初步分析与探讨,旨在进一步该深化领域的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教育的优势
        语文作为非常容易和“互联网+”结合的传统学科,小学语文教育无疑可以合理利用互联网具备的优点,转变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势大致有如下两点:
        (一)网络教育更能迎合当代学生的学习心理
        利用“互联网+”的高效便捷特点,构建线上课堂,让教学变得更加便捷,提供各类电子学习资源,从不同角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加多元化。
        (二)强化学生的课后学习意识
        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同时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能及时追踪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大致动态,以及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此使小学语文教育变得更具有开放性。
        二、以“互联网+”为引导,搭建课堂下的小学语文学习平台
        (一)利用网络资源,启发学生的学习意识
        在互联网发展日渐兴盛的时代,各种网络学习资源如如后春笋般涌现,大多以图像、视频、语音、直播等复合形式出现,而教师正好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作为课堂下的补充教学。小学生也正是处于对外在世界充满好奇的年龄段,所以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便捷高效、易获取和使用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还可以凭借这些网络资源巩固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起到“课堂教育+”的效果。
        例如,笔者为学生讲的课文是《荷叶圆圆》,这篇课文虽然简短,但却蕴含丰富思想。下课后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使用互联网搜索为什么荷叶是圆圆的、翠绿翠绿的,荷叶从生长到成熟的整个过程和一些与植物有关的知识。

因为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优势,同时学生由于还处于低龄懵懂阶段,容易受到好奇心驱使,上网时往往会因好奇而找到更多有关的资料,学到了许多原本在课堂上无法直接学习的内容,同时在不断搜索资料时也学会了利用网络掌握自主学习意识。
        (二)以网络资源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掌握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而语文承载着大量的形象和抽象内容,如何能够将语文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正是小学语文教师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这篇文章的教学上,这篇小故事具有一定的科普性,分别介绍了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自具有的功能,还介绍了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学生们上完课肯定会有疑问,为什么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其他动物的就不可以呢?因此,我们在讲课时,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动物尾巴的图片,或者让学生看一些有关动画资料,给学生普及动物尾巴的知识以及有什么作用。下课后鼓励学生回家后上网搜索资料,引导学生各自提一个有关动物尾巴的问题,以及思考为什么天上飞的鸟类没有尾巴。网络打破了原本在课堂学习所受到时间、空间约束,转变为随学随用。这样不但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也可以为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师也才有机会调整课时,更合理地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下一次课堂教学上,起到双赢的结果。
        (三)利用网络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搭建阅读平台,定期开展线上阅读活动,上传一些高质量的绘本、刊物、有声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录制自己的阅读语音供其他同学阅读交流,学会彼此分享,通过利用网络学习,学生不但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在和同学彼此交流互鉴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了阅读兴趣。
        以《小猴子下山》为例,猴子性格活泼好动,和处于小学生阶段的孩子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篇课文讲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许多新奇的事物,感到非常好奇,一会儿去摘玉米、桃子、西瓜,一会儿又去追小兔子,做事总是半途而废。
        作为课堂上《小猴子下山》拓展学习方式,为了帮助学生在上网时不像小猴子那样总是分心,教师可以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分享这篇课文的学习资料,鼓励学生利用空闲时间集体学习,同时组织一些适合在网络上集体学习的活动,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记录下来后上传网络,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这样既可以避免自学枯燥,也可以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即便是网络学习,学生有了参与感,体验到了和学校不同的学习氛围而产生新鲜感,自然也就会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技日渐发达和新课改逐渐深入的背景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专注,专注于现代化科技如何能与传统语文教育融合,作为提升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手段,还要专注于自身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以切实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帮助学生们对学习更感兴趣,同时也为语文学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尚延亮.“互联网+”时代小学阅读教学的变革与实践[J].江西教育,2016(21):39-40.
        [2]李晖.“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向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4):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