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途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7期   作者:杨毓金
[导读] 阅读可以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和写技能,
        摘要:阅读可以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和写技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状态中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中,笔者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认识和体会以及拓展课堂教学,巩固学习成果等方面谈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是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师的职业价值体现。高年级小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后,能够阅读难度适中的材料作品,与听、说、读和写等其他技能的提升是相互促进的。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其他技能获得相应的提升。为此,教师要采用一定的策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给予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机会,在阅读情境中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受到熏陶,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中去。
例如,在教学《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教师首先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然后问同学们:当你们听到这首音乐时,头脑中会产生哪些联想?有同学说想到了“月亮”这一个意向。教师接着问大家:当你们听到“月亮”这个词时,你们会想到什么?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想到了杜甫的《月下忆舍弟》中的与月亮相关的诗句。)教师听到这里,紧接着提问学生:其实月亮无处不明,为什么漂泊异乡的杜甫会觉得故乡的月亮更明亮呢?而引发了季羡林先生的广泛共鸣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月是故乡明》,来寻找答案吧。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认识和体会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上册第二单元分别选取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一个故事。在教学这个单元的内容时,教师难免会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让学生理清文章顺序和熟悉作品中的人物。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熟悉生字词-介绍作家和创作背景-分析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分析作者情感”的步骤进行教学,容易降低学生的阅读期待。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作品情节更加形象、直观,在丰富学生视觉体验的同时,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片段,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接着,教师问学生:“从诸葛亮的笑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内容?”有学生说诸葛亮断定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指出曹操的生性多疑,这是轻蔑的笑、讽刺的笑等等。通过观看多媒体,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顺序,对诸葛亮和曹操、鲁肃、周瑜等人的性格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三、拓展课堂教学,巩固学习成果
        语文学科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和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地阅读习惯,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和写技能。教材中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日常积累和语文素养提升的需要。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既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还要拓展学生视野,积极进行课外阅读,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课外延伸,触类旁通,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知识,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后,还可以给学生们补充管鲍之交、孙武练兵、苏秦与张仪、信陵君窃符救赵、奇货可居、鸿门宴、一诺千金、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的故事等《史记》中的故事,开阔学生眼界,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在课堂拓展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知道的史籍中的故事,积极培养学生说话表达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学生起到模范作用。又例如,在教学《山居秋暝》时,教师既可以给学生补充诗人王维的田园诗歌的作品,如《终南别业》《送别》《渭川田家》《桃源行》等,又可以补充研究性的材料,如《山水画面美 禅宗思想浓——王维《山居秋暝》的佛性思想》等,扩大他们的语文知识含量和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学生们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提供可能。
总之,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营造阅读的氛围,引导学生受到问题的启发,自然地进入阅读状态中去;通过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在丰富学生视觉体验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认识和感悟;开展积极广泛地阅读,在巩固学习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为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阅读基础。
参考文献:
[1]戚玲,王伟山.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150.
[2]罗莉.取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小学语文课内外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38-39.

作者简介:姓名:杨毓金,出生年月:1967年5月26日,性别:男,学历:专科,民族:汉,籍贯:云南施甸,单位:施甸县何元乡中心学校,职称:副高,研究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